在很多人看来,支持信,根本就是小儿科,用广东话说,是“湿湿碎啦”。但在民联执政的雪州,竟然掀起轩然大波;有人说是小题大作,有人说是借刀杀人,有人说是自暴其丑。沸沸扬扬之际,派系斗爭也挤上了台面,有人对號入座,有人借题发挥,有人划清界线,像极了一张错乱了的图像。
凡事都有两面,支持信也一样,用在恰当的地方,是造福人民;用在错误的地方,是践踏人民。
支持信源自何时,恐怕难以追究。但可以肯定,它是前朝留下来的產物。
但是,一个鼓吹改革的政府,不应一碰到问题,就草率把责任推给前朝。
如果支持信是前朝留下的官场陋习,那口口声声要清廉执政的当朝政府,就不可萧规曹隨。
说支持信是一种机制,是一个很不聪明的藉口。
即便雪州经济发展局小组一些工程需要国州议员的支持信,是一个事实,但那是一个非得不可的申请程序吗?
如果支持信只是一个建议,最终的决定权仍在官员手中,那就说明,支持信根本不具任何法律约束力。无法律约束力的东西,怎能被说成是一种机制?
当然,官场这地方,不是老百姓所想像的那样单纯。
我们的官场,不是充斥著大小拿破崙吗?
有了大小拿破崙,就会有机制之外的机制。
支持信,恐怕也是这种机制之外的机制吧?
拿破崙有大小之分,官员当然也有大小之分。大拿破崙“权大”,小拿破崙“权小”。同理,大官员比较“够力”,小官员比较“无力”。
大小官员若和大小拿破崙搞在一起,这叫官官相护。
大小官员和大小拿破崙若和承包商搞在一块,这叫官商勾结。
雪州政府可以说,它才执政两年,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学习,也面对很多改革的阻力。但不要忘了,他们当了几十年的反对党,也批判了国阵的政策几十年,一旦执政,对利益输送这政治玩意儿,理应大刀阔斧,果敢地切除毒瘤,並制定更加透明化的规章取而代之,以取信於民。如果不思改革,反而屈膝求存,则人民会混惑,政府也墮落。
善恶奸忠,是非黑白,並非全无標准,民联用甚么標准来检视別人,就应用同样的標准来监督自己人,不应换了位置,就换了脑袋。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支持信该不该留,应不应发,最好还是问一问老百姓:你们支持不支持?
切记:两个苹果面前,老百姓希望能选出最好的那个,而不是望著两个烂苹果,兀自含泪兴嘆!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林明华‧201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