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8日星期日

08-08-10 低档政治与高收入国

一高一低,高低两边走,阴差阳错,客观与主观相冲,行动与宣传相悖。高是虚,低是实,政客趋之若鹜,政治家所不为也。

3·08海啸后,巫统与国阵受创最重,改革之声不绝于耳。但仅仅两年时光,初见起色,沉渣又冒头。马华与民政两党领袖,借各自的区代表大会不约而同的高调宣示“渔歌唱晚”。虽然不失“盟友”的劝谕,但“悲凉”之音,欲哭无泪之态,与“一个马来西亚”和“高收入国”的高调,形成两极化。

马华与民政同为沦落人,不同的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3·08后连立锥之地也几乎丧失了的盟党,明知是依样画葫芦,对于肥水独占的盟主,声声“快跟上来”呼唤急,却又不能置之不顾,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怎能不为之心碎?

不亲商难振兴经济

马华蔡大哥苦诉回巫竞相伊斯兰教化,争取回教徒选票,向后倒退,路子越走越窄。输得最惨的民政“书生”许主席,委婉有余但不失严厉的警告,在时下一两年“关键”间,若“不决心改革,难挽局面”。

置党内“退出”国阵呼声不顾的两党头人的呼声,可爱的地方是说了真话,直冲着华团某些人赞多过弹,把“一个马来西亚”当成灵丹妙药的天真,这当然不是无病呻吟。

大者如中华总商会公开声言,由于当前“不亲商”的口水政策,外资踌躇不前,勉为其难,最多只能帮着政府争得百亿投资的12到20亿令吉。中小企业协会一再呼吁政府持续执行此前振兴配套计划借贷与他们的方针,让他们喘一口气。

在教育方面,更是落差明显。近者有承认统考文凭,至今依然是画中饼,无论怎么说,始终不愿纡尊降贵,关闭会晤面谈之门。最新资料显示,华校与国民学校比例1,300对4,000,华校临教却数倍于国民学校,达三千余名(国民学校仅千余名)。华校的大学资格临教领取SPM、STPM薪水,而且有些连今年1至7月薪水尚未领到。

能得民心可得天下

可是竟然还有不明白华族选民“究竟要什么”的“大拿破仑”,事无分大小,一个劲的在宣传“一个马来西亚”、“第十个五年计划”、“新经济模式转型”。在下的“小拿破仑”,大事化小,小事化无,或者自作聪明,扭转坤,华校佛教班竟开不成。

时代不同了,今日两线制贵在政策孰优孰劣的对比与竞争。有政策,落实走向相反方向去,叫做“空头政治家”,即政客。或者视“小拿破仑”胡作非为而不见,或者走捷径,以权势手段欺骗子民,无限扩大课题,撵掉对手,就更加等而下之,形同霸主,与两线制背道而驰。在这个关节眼上,蔡许两人的悲鸣也许并非空穴来风。

看官们,你看过《康熙王朝》连续剧吗?勤政爱民的康熙,被满族十八旗的贵族老爷们团团包围于朝廷之中,性命和政权危在旦夕的紧急关头,毅然信任与启用身边少数的汉族高官,化解危机为转机。该剧以“海雨天风,甘冒千古骂名,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激昂调子结局,令人回味无穷。人们要问,马来西亚有“康熙王”吗?谁是“甘冒骂名”的“康熙王”?

文章来源:南洋商报 作者:麦翔 201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