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日星期四

02-02-12 提升國語,推動轉型

外評選讀:提升國語,推動轉型

政府推動了三項大型計劃,即政府轉型計劃(GTP)、經濟轉型計劃(ETP)與新經濟模式(NEM)。要確保這三項計劃成功,讓人民達致優秀的成就,教育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各階層民眾都要提升自我,以打造以知識為主的大馬社會。


因此,我們需要全面的教育改革。2011年,政府通過小學標準課程綱要(KSSR)調整了各科內容,如今,國民小學的馬來文課程,也與國民型華文、淡米爾文小學統一了。而在中學實行的中學標準課程綱要(KSSM),目標則為減少對考試的依賴,並提升學生的邏輯思考能力。在高等教育層次,政府也通過準備更多的獎學金,鼓勵學生唸碩士、博士班。

語言問題是教育的一大挑戰。2012年開始,數理科已恢復國語教學。不過,由於政府積極推展轉型計劃,主張英語教學的人士擔心,英語不再成為我國的知識語言,會打擊國民的國際競爭力。其實,國民應對國語扮演知識語言角色的能力保持信心。要國語成為推動經濟轉型的知識語言,其實是輕而易舉的。

負責推廣國語的語文出版局(DBP)早已做好了準備,從1956年成立以來就通過落實四項指導原則積極推動國語的發展。這四項原則是:一,確保語法的穩定;二,制定吸收外來詞彙的標準;三,規劃標準的應用方式;四,考慮我國民族主義的需求。

如此,我們打造了一個標準的知識語言,也讓國語成為能夠實現我國政治與經濟目標的團結語言。吸納了現代詞彙,並擴大了使用風格後,馬來語更適合現代社會的應用。因此,各方不應質疑國語傳播知識,推動轉型的能力。

文章来源:东方日报 作者張國祥是國民大學(UKM)馬來世界與文明學院(ATMA)副院長。
馬來西亞《每日新聞》評論 0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