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3日星期二

03-08-10 复数马来西亚人

法立诺在〈消失的马来西亚部落:从殖民时期到现今种族政治的建立〉一文中,为当前炙手可热的“一个马来西亚”的口號,標语和远景提供一张遗失的歷史图谱,回溯马来亚到马来西亚的“国族”构建和想像。我们必须像考古学者那样弯下腰,走进山林或沼泽、荒漠,把埋藏在地底的矿脉挖出来,“一个马来西亚”充满杂音、异质和不同调。

法立诺引述的资料来自美国华盛顿大学社会学教授查理‧希斯曼(Charles Hirshman)1987年发表在《亚洲研究期刊》(46卷,3期,8月號,555—582页)的文章,名为〈马来西亚种族意涵与衡量:人口类別的分析〉,理论、图表、数据兼具,在我国举凡谈及“种族”课题像受惊嚇的猫咪躬起身,如履薄冰。反倒是一位外国学者的马来亚——马来西亚的研究论文中,呈现色彩斑斕的种族图谱。

希斯曼的文章附录了从最早1871年海峡殖民时期到最晚1980年马来西亚的种族系表,为了行文的方便,我將儘量以中文转译英殖民政府到大马建国各族群的划分与命名。

第一份是海峡殖民地与马来联邦时期的人口普查(1871—1911):1871年的人口栏目计有27族,另有欧洲与美洲人18类。“马来”族包括:波亚族、武吉斯、迪雅克、爪哇人、爪威北甘、马来人、马尼拉人。华族在英政府的眼里是单一的群体,兴都、孟加拉和其他印度裔总归一类。1891年的马来族中增加了原住民、亚齐人;此时的华族细分为广东、福建、海南、客家、南洋和潮州。淡米尔和其他印裔底下有孟加拉、缅甸和帕西人。

1911年,海峡殖民地政府和马来联邦各自的人口分类,或有重叠,或有增刪,在英国人的眼里的马来与其他联合族群归一类,新增15族;在马来联邦的印裔群有10族。在海峡殖民的华族分为“海峡出生”和“中国出生”两类,而马来联邦的华裔族群增加了福州、广西、潮州客和兴化。印度裔增加8类,有泰卢固族、旁遮普、马拉雅丽等。

在不同的歷史时期,人口普查和分类,从来就不是“一类”,或简单的分为在地与外地,土生或非土生,希斯曼提醒我们各时期的种族分类看似任意却並非偶然,选择某类而不是其他类別,用以区別“我们”与“他们”之间的不同。而追溯族群划分的演变,是知识社会学一门重要的功课,它让我们觉察族群划分的变迁背后是通过“官方的眼睛”,从英殖民到独立(后殖民)建国,人口分类的变易反映意识形態与政治经济在过去百年的重组。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杨邦尼‧201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