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界3名风云人物,凯里、依布拉欣阿里、卡立沙末,早前在一项论坛上,阐述各自的政治主张;饶有趣味。
题目是:理念政治是否应该超越种族政治?
对於土权组织的依布拉欣阿里,这两个概念大概没有甚么不同。他的政治理念等同於种族政治――当然,如果他还有理念的话。
所以,他认为大马“特殊国情”之下,种族政治是一种需要,以策“国家”安全。
而他的结论是,大马政治的未来,还是要遵循种族政治路线。
这种论述,引起与会者的訕笑和反驳,逼得依布拉欣不断抢嘜,试图自我辩护。
回教党自由派的卡立沙末,立场完全相反。
他认为大马政治必须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不同族群应有平等的权利、待遇和机会,不容种族政治干预。
他否定马来人主权论,认为要从全民角度来看待国家问题。
对於卡立,种族主义是过去式,不再有未来。
这种观点,获得进步学生的热烈掌声。
凯里的立场,则站在理想和现实之间。
一方面,他认为应该以理念政治取代种族政治,但是,他也认为目前的社会现实之下,多数马来人仍然未能放弃族群思维,更不能放弃特殊地位。
在他看来,保护土著的政策依然需要,然而,马来人本身要不断提昇,不能长期依赖政府的协助。
凯里左右逢源,得到不少观眾认同。
3种论述,可以反映马来社会的不同思维。
依布拉欣是封建保守份子,卡立是浪漫的理想主义者,凯里则是妥协或务实主义者。
用简单的政治光谱来衡量,依布拉欣阿里是右派观点,卡立沙末是左派主张,凯里则是中间派角度。
3个人不是重量级政治人物,但是,他们阐述的3种思维,在马来社会有各自的空间,自成区块,互相竞爭。
3种思维,也跨越政党,在巫统、回教党、公正党之间出现重叠,发酵。
譬如,执政的巫统內部,有眾多依布拉欣阿里的同情者,同时,也有部份赞同凯里观点,以及支持纳吉的改革政策者。
回教党固然有理想浪漫色彩,但是,领导层和基层之中,仍然有保守的声音,掩盖在选票考量和宗教强势的主导力量之后。
公正党则在徘徊,要在现实和理想之中,找到一个可以生存的理念据点。
哪一种思维佔据了更大的政治空间,它就会可以在竞爭中胜出,进而透过政党的力量,成为马来人政治主流。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郑丁贤‧201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