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17日星期五

17-09-10 网络时代的沟通问题

网络时代的沟通问题 以“极端主义”争论为例


现在是属于所谓的网络时代,这大家都知道,但对我来说,除了上网浏览各类信息和发收电邮,我并没有跟上潮流开面子书、推特等的“社交网络”以及部落格。我并不是排斥科技,但是在暴露私人空间方面,包括对一些课题的看法(很可能是不成熟的看法),我算是个“保守派”。

目标明确才能抗战

更大的原因是,网络的方便反而使得我们的沟通的素质越来越差,人们为了贪快贪“即时”,有时更为了表现自己的急智,借网络的方便“随机应对”,沟通的真正意义也渐渐变得淡薄。照一般人的想法,真理是越辩越明,可是我们都知道,很多东西是越辩越糊涂。网络提供了这样的一个方便,但我们有没有变得聪明一些?我还是选择把那些关系的思想的东西,寄托在书本,慢慢的消化。

在政治领域里,我们都知道许多政治人物,这当然包括我们的首相拿督斯里纳吉,都走在网络科技的前端。他在9月16日马来西亚日里,在他的“一个马来西亚”部落格发布了“我们与极端主义的抗战”文章,指出我国虽然独立超过50年,国内的极端分子至今仍然抗拒多元种族的生活方式,也不愿意接受“一个大马”的理念。

这样的一个题目,我看了很伤感。这伤感并不是因为极端主义存在马来西亚的事实,而是题目明显的是一种政治辞令。毫无例外的,既然是政治辞令,反对党当然以政治辞令针锋相对,至于什么是极端主义,具体的抗战又是什么东西,沉没在一大片辞令中。

林吉祥虽以急智著称,他在推特所表现的,却是令人失望,让我更伤感。他说纳吉不应只是对极端主义抬头表示伤感,而应在领导方面发挥,遏止狭隘种族行为,宗教极端主义,尤其是这些人都来自巫统和相关或外援组织。一个民选政府首长行使其权力,如果能够像林吉祥所暗示的随心所欲,那还算什么民主体制?还有更大的问题是,如果大家对极端主义的含义没有一个共识,那要怎么对付“极端主义者”?像前首相敦马哈迪算不算“极端”?目标不明确,如何“抗战”?林吉祥虽然指出一些具体的东西,但是他也没有告诉我们什么才算是“极端分子”。

不是极端也变极端

而事实上,在正常的情况,“言行一致”的极端主义者是极少的,而有些极端,例如对生活方式选择的极端,并不需要“抗战”。聪明者如潘俭伟和魏家祥在对纳吉的文章在推特上发表的言论,让人看了爽,避免不了因政治立场而对极端主义进一步的思考。两人都在争锋相对,喜剧和戏剧效果十分彰显。

事实上,我没进入以上人物的网络世界。我是通过报章上得知这么样的网络争辩。不管是纳吉还是林吉祥,或者潘俭伟和魏家祥,对我们进一步了解所争论的是什么样的极端主义、这“极端主义”在法律上是如何诠释的等等,都没有提供到什么样的帮助。我对他们所争论的东西越搞越糊涂,而更严重的可能本来不是什么“极端”的事和物,也变成极端了。

欢迎来到最时尚的网络世界。

文章来源:南洋商报 作者:章龙炎 2010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