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相署部长纳兹里说“我先是一位马来西亚人,下来我是一位马来人。有哪个冥顽不灵者感到不服?”
完全没有问题,也难得有一位马来部长在驳斥《马来西亚前锋报》专栏作者群阿旺史拉末指他是反马哈迪分子时,公开地表露他的政治观点和立场。
不论我们是否认同或喜欢纳兹里的“牙尖嘴利”的作风,至少在大是大非的民族大义面前,他是马来西亚人的表率。他的表率也有助于厘清一个存在的争执问题,那就是孰先孰后的问题。这之中没有对和错,而在于你怎样为自己定位。
通常我们到另一个国家被问到是什么人时,第一句必然是说马来西亚人,然后会加上一句是马来西亚的华人,会讲华语的华人(因为不是所有的华人会讲华语)。也许对方会顺口回应说:“哦,是华侨”。我们又会马上说,不是华侨,而是华裔,因为我们不再是中国籍,而是马来西亚籍。
勿置疑华裔公民地位
马来西亚的华人经常要向中国的朋友作解释是因为我们把华人和华侨看成是两个不同的实体;而不是中国人眼中的“华侨也好,华人也好”,反正是同一码事。为什么马来西亚人这么在意和执著自己的身分?因为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国民意识,它不会改变,也不应该被改变的。
在这方面,我要重提林苍祐经常强调的词彙和用字。他坚持使用“华裔马来西亚人”(Chinese Malaysian),而不是马来西亚华人(Malaysian Chinese)。根据他的解释,若我们让“华裔马来西亚人”成为一个被全民接受的名词,则没有人可以置疑我们在马来西亚的合法公民地位。
当然假如每一个人像纳兹里一样接受“马来西亚优先”的理念,并接受与承认不同的种族也一样是马来西亚人的话,那就不会发生所谓“华人是寄居者”及“回中国去”的谬论与羞辱言论。问题就在于有人在煽风点火下,在内心中滋长十分偏激的种族主义思想,视其他的种族为“非我族类的外来人”。
敦马负面论述令人失望
针对这个严肃的问题,首相纳吉说不但要向极端分子宣战,也要向种族主义分子宣战,这也正是全民所期待的运动。因为唯有遏制偏激言论和扭转种族主义思维,我们才能确保各民族人民和睦相处与和平共处;也唯有这样,“一个马来西亚”的概念才具有实质意义。
可惜的是,我国独立53年了,仍有人不愿实事求是地承认这是个多元种族的社会,必须让多元宗教和文化并存。他们似是而非地用煽情来误导极少数人“兴风作浪”,无时无刻地散播种族仇恨与挑起种族情绪,企图制造人民之间存在着紧张的关系。1969年的五一三种族冲突流血事件就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教训。如今40年过去了,最近又出现类似的叫嚣言论,实在是不健康与玩火的举动。
因此,我们全力支持纳吉促请国人不要蓄意伤害与羞辱其他族群的民族情感与否定他们的合法权益。理由很简单,在独立时,马来亚乃至后来的马来西亚宪法已赋予各民族合理的地位,它是不容置疑和挑战的。
纳兹里捍卫大马人地位
在这方面,前首相马哈迪的一些负面讲话是令人失望的,他不应刻意地标签什么组织都有种族倾向,并认为巫统若与土著权威组织划清界线将是巫统的失败,因为这样的带有“物以类聚”的归纳言论是不符合多元性的国情。若任由泛滥,肯定非国家之幸。
马哈迪担任国家首相22年,他是唯一最透彻了解国家走向的人,要不然他不会在1990年提出在30年后,将马来西亚发展成先进国。这就是说,还有10年就是兑现期,如果政府不在此时快马加鞭,马来西亚能否达致先进国的水平是大有存疑的。因此,近来纳吉正大力地将马来西亚经济转型就是担心10年后未能如愿以偿,马哈迪对此事也是心知肚明的。如果他不积极协助推动一个马来西亚的理念尽早落实,则他希望在未来10年建构一个“马来西亚民族”的愿景可能落空(他在1990年时代许诺要用30年打造一个马来西亚民族)。
纳兹里也曾在马哈迪当政时担任官职,他说那时他是拥护马哈迪的,但后来换了首相,他就忠于当权的人。因此当马哈迪批评政府时,他就有责任捍卫政府,他认为这不应解读成他是反马哈迪的人。
事实上,在与《前锋报》抬杠的同时,他也反映出不认同种族论调和挺身捍卫马来西亚人的地位与尊严。他的勇气也为他赢得了热烈的喝彩声。
文章来源:南洋商报 作者;谢诗坚 2010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