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透过星期二举行的经济转型规划方案开放日揭櫫了经济转型计划(ETP)將以131项先行计划及60项商机作为推动大马成为高收入国的基础。相关先行计划和商机横跨12项经济关键领域,每一项都是经济活动的推动力,可以直接及实质地为经济成长作出贡献。这些领域將优先获得公共投资和政策的支持,同时会落实绩效及透明度。
在经济转型过程当中,我国所需的投资额预计超过1.4兆令吉,而当中的92%资金將来自私人界,其余8%来自公共领域,这符合私人界作为经济火车头的理想,同时切合第十大马计划,私人投资每年增长12.8%的目標。由私人界主导经济成长的好处是,得以减少政府融资,改善国家財务状况,进一步刺激市场活力。如此一来,政府资金將获得更有效的运用,增加发展开销的比率,减低行政开支的比重。
企业界和经济学家一致看好由私人界推动的经济转型计划的规划內容与愿景,唯最期盼的是政府减少对市场的干预,重新调整政府未来在市场所扮演的角色。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自由竞爭与宏观调控,是有著紧密联繫,这关係著政府与私人界如何相互配合的问题。
政府在与企业之间的互助互补关係中,最重要的是扮演其核心职能,包括透过適当的政策与措施,为企业和自由市场背书。因此我们在规划方案中看到政府准备推行多项基本建设,如能源方面的核电厂和交通方面的快铁计划等,皆是给企业提供发展的基本设施。
而在政策面,政府未来將从参与市场运作中抽离,转为扮演监督者,制定並监督公平规则,儘量给予私人界適当的空间发挥效能。这是培植和维持竞爭力的最佳办法,只有在市场出现缺陷和丕变,以致国家经济整体利益受损时,政府才採取行动。
换句话说,经济转型计划、政府转型计划、第十大马计划,以至“一个马来西亚”理念的成功,政府得首先转型为“服务型政府”。公民得以通过正常程式和管道参与国家治理,表达自己的意愿,是服务型政府的本质特徵。政府展开的多次“实验室”开放日,就是彰显服务型政府的一种表现,让人民能够针对各项计划提出看法和咨询。“服务型政府”的另一项特徵是必须实现社会平等、民主及以人为本。
政府在规划方案中都有提及这些特徵,其中承诺会依据宪法精神实施土著扶助计划,促使有能力的土著能够与非土著在同一平台上竞爭,並在进行扶弱政策,同等对待所有族群中的弱势者。此外,政府也要求人民走出国外到更大的市场上去竞爭,而非只满足於国內的市场。政府必须在这些政策上做到公开透明、负责任和平等公正。政府必须加紧开放步伐,活络市场,否则转型就会沦为空谈。
此外,政治稳定、社会凝聚力的强弱,以及政府政策的一致性也影响著转型计划的成败。在政治上,国阵政府必须展现一定的宽容度和展现效率,减少政治化的操作,並与一些极端组织进行切割,重整国民团结的力量。民联则必须在批评之余,提出一套本身的策略和愿景,供人民进行比较和咨询。朝野必须拋开政治成见,才能够促使国家竞爭力提昇。
然而,必须强调的是,政府在减少对市场干预的同时,为私人界建立稳定的投资环境的另一项关键是司法的公正。司法不公正,投资信心就会动摇,也无法建立起良好操作和有公信力及效率的监督单位,更无从建立透明又公平的竞標制度。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社论‧2010.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