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昨天的封面版刊登了檳城海墘姓周桥水上人家在大年初九膜拜天公仪式的照片,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出现在镜头內的,几乎都是年轻人。
这和新山柔佛古庙眾神出游时,举目四顾,人群都是以年轻人为主的情况,非常相似。
回归文化,回归传统,似乎是大马华社近年来很“主流”的一种现象。
在上世纪70年代乃至90年代,年轻人普遍上都对传统庙会活动不屑一顾,总以为那是古板、迷信又落伍的东西。但这几年来,年轻人的观念似乎变了,变得更加热衷於参加像天公诞和眾神出游这类民俗活动。
儘管动机或有不同,但年轻人的热烈参与,確实给庙会活动增添了新的活力和动力,每年有关节庆一到,不管是南是北,那种万人空巷的场景,堪称是大马华社的文化奇观。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年轻化”的趋向,已悄悄的给庙会活动带来了微妙的改变。例如新山柔佛古庙的眾神夜游,那已不只是一场纯然的祭神活动了,而是一场可以凝聚“华社共识”,召唤出诸如“五帮共和”、“古庙精神”的省思,升华为一种团结社群的象徵;至於它原有的宗教和迷信色彩,则已被淡化到不留痕跡。
如此的活动,也一年比一年壮观,不只是大型的俗民文化活动,也成了当地一年一度仿如嘉年华会的节庆狂欢;每年的这一天,大家都会不约而同蜂拥而至,肩摩踵接,跟著膜拜,无拘无束的跟著高喊“兴啊”、“发啊”,並在锣鼓喧天,龙狮狂舞声中,莫名的亢奋起来。
这是很奇妙的一种感觉,也是一种很神奇的感召。这个古老的庙会祭典,仿佛焕发著一种迷人的吸引力,召唤大家不分阶层,扶老携幼,游子回归,游客也慕名而来,给这城市增添了具有经济附加值的“观光资源”。
从积极面观之,庙会活动趋向年轻化和观赏化,乃是一个可喜的发展。但有关方面也应捉紧把关,避免庙会活动为了取悦年轻人和游客,而把重心走向表演方向,结果虽然越办越观腾,但热闹滚滚的背后,但是热闹有余,內涵不足,失去了它原有的“古早味”和民俗味,降为一种嘉年华式的观光活动而已。
革新与保存之间,如何为庙会活动寻找新的意义,让它在文化上、精神上和艺术上更上一层楼,再创新的辉煌,或是此刻有关人士必须认真思考和探討的一个新问题!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林明华‧201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