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16日星期四

16-02-12 缺乏常识的领导

这些日子来,我常常深思人们似乎缺乏常识的现象。常识是源于基本知识与经验。人人似乎更有兴趣于幻想虚构的事物,或者提出长远的解决方案,而其实比较简单的方案就可以了。身居领导地位的人,常识似乎是最少的,也许是因为他们认为,人们预期他们提出不同的东西,而不是显而易见者。

最近的事件,越来越多地提醒我这一点。人们如此沉溺于从A跳到Z,忽略了B和C,因此并不知道最明智的答案实际上是D。所以,我们看到,例如,人们认为最终目标是设立英文网站,但是却忘掉为了这样做,首先就需要找到一个通晓英文的人来做。

或者,是那个连一本简单的百科全书也没查过,在一个宗教节日向人们错误庆贺的人。所需要的,就是一点谨慎与常识。当然有一些更糟的例子。有时候,与其张开口,显露一个人的头脑满是垃圾,不如什么都不说。对于所有旁观者来说,这可以是令所有观察者目瞪口呆的事,如果说者并不觉得这样的话。

监督者未订规则程序

有时候,我们不能归咎那些说出这些废话的人。常识源于老师和导师传授的一些基本知识,以及生活经验与纯粹的智慧。设立的网站,内容的翻译错误严重,或者发出短文给错误的对象,错误主要并不在写的人,不管那是谁,而是监督的人。如果监督者和领袖没有意识到订下一些基本规则和程序,那么发生这样的过错并不令人惊奇。

最近,一个学生的研究项目要求访问我。读他们建议中的计划,他们的课题的整个范围令我震惊。这样的课题如此没有意义,如果是一所外国的大学,他们会被嘲笑出课室。不过,那时我意识到这不是学生的错。这样的研究建议,真的不应被他们的监督人员批准。他们的讲师必须多多质询他们,要他们多读背景资料,才提出某些更有意义的东西。接着,我有个坏透的想法,意识到或许讲师也认为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总是假设他人都很笨

在我们的一生中,我们从别人或者就靠自己的经验,学到许多民间智慧。一些是隐藏在半迷信中。我们的母亲会告诉我们,不要在傍晚剪指甲。也许这听来有点神秘,不过真正的教训是,如果我们在光线不足时剪指甲,很可能剪伤自己。或者我们会获知,在打哈欠时,用双手盖住嘴巴,以便妖魔不会进入我们的身体。实际上,原因是我们不要粗鲁地向别人展示张开的嘴巴。

在与民众打交道时,简单的心理学常常就可以应付。没有人真的喜欢老是被人严厉责骂。通常温和的劝告比较有效。大多数人有某种内在的、与生俱来的礼仪与公正意识,因此会倾向于弱势者一方。因此,对一个弱小得多的人太重手地挥动木棒,只会令人同情那个人。谦虚,即使是一个嫌犯,通常会打败傲慢者。这不需要天才也会明白。

不过,重复发生的情况是,我们所看到的是这种常识的反面。也许一些人觉得需要显现太聪明,或者假定观众一定就是太笨。这是所有错误中最糟糕的。如果有你们中的一个人,而他们有数以百万计,情况可能是有许多人比你精明得多,他们随时能够用头脑打败你。

问题是,像那些学生,一旦上头没有常识,底下的人同样照做,丧失清楚思考的能力。上边的主流理据不管是什么,不管如何荒谬,也成为每个人的理据。加上顺从的媒体,不合理的行为仍然没有受到质疑,当成福音来接受。因此,一场讲座变成了一项研讨会,一项舞会变成一场狂欢,一次集会变成暴乱。简单的佐证的证据受到忽略。

到底这种集体的愚蠢会引导我们到哪里呢?这会使我们巍然竖立,以马来西亚人为荣,正如有人所说的,在全世界“以轻量级打重量级”呢?或者这会使我们日益孤立、心胸狭窄呢?或者我们不管?(葆丛译)

文章来源:南洋商报 作者:玛丽娜·马哈迪 2012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