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評選讀:廢除制度化種族主義
大選即將來臨,我們要徵求各候選人與政黨支持民眾的訴求,並對各重大議題展開辯論,表明立場。大部分具體訴求都能迅速落實,以顯示他們是否遵守諾言。我們的原則是,千萬別投票給不接受民眾訴求的人選及政黨!
第一項訴求,就是廢除1969年後,入侵行政體系各層面,方便國陣推行新經濟政策的「制度化種族主義」。英國智囊團「族群關係研究院」主任,作家A. Sivanandan說:「制度化種族主義」就是公開或隱藏地存在於公私領域各機關的政策、程序、操作或文化中的種族主義。這會與個人原有的偏見,出現互相強化的效應。」
英殖民地當局曾在戰後承諾實現全民平等,但由於馬來貴族反對1946年《馬來亞聯邦》計劃書中平等權利建議,殖民地政府爽約了。即使憲法153條文認可「馬來人特別地位」,但巫統依然脫離了當初立法的原意,以自己的方式解讀153條文。新經濟政策制定以來,掌權者更通過宣傳「土著主義」累計個人的財富。
1971年153條加入了新的(8A)節,但原文授權元首依據適當比例為學院保留土著學額,巫統後來卻隨意規劃固打製。聯邦土地發展計劃(Felda),企業股權,以及工程合約的分配,都充滿種族主義。2004年,時任高教部長沙菲沙列在巫統大會上誓言「不會讓一個非土著進入瑪拉大學」;其實這些教育機構的設立,都是全民納稅支撐的。
1969年,華裔佔公務員30%,在空軍中更有40%是華人;如今華裔僅佔公務員不到5%,武裝部隊中更僅佔不到2%。巫統大會、國家幹訓局(BTN)、課本與各機構,都展開無微不至的洗腦。他們不斷宣傳「馬來主權」對壘「外來移民」的說法,更標榜國陣是馬來主權的守護者。
印裔從制度化種族主義中遭受了更大的壓力。近年來,警方拘留中的死亡事件,還有警方槍殺民眾的案例中,印裔受害者的人數實在多到不成比例。經常園坵關閉了,民眾來到城市工作,住家又被拆遷。
我們不能永遠讓極右派為所欲為,不受法律制裁。513事件發生42年了,八打靈甘榜美丹格鬥也11年了,我們必須成立「真相與和解委員會」尋回國家的良知。1987年巫統領袖在吉隆坡甘榜峇魯高喊種族性口號,1999年在雪華堂抗議「訴求」,我們都需要成立平等與人權委員會來調查,禁止類似事件繼續發生。
「消除制度化的種族歧視」應是我們來屆大選的首要訴求,具體行動包括:一,廢除新經濟政策,所有經濟與教育扶弱政策必須建立在「需求」,而非「族群」的基礎上;我們更要優先考量原住民、弱勢群體及貧民;二,消除513事件後,政府才在1971年修憲時加入的憲法153條(8A)節;三,制定能力測試制度,評估獎學金與其他援助項目的申請人;
四,將賢能列為公共及軍警領域召聘的基準;五,制定平等法令推廣平等,鼓吹大家在各方面不因族群、階級、宗教、性別、身心殘疾等因素歧視他人;更可考慮設立平等與人權委員會;六,在學校、工會、各機構推廣平等與人權教育;七,簽署《消除種族歧視公約》(CERD)、《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ICCPR),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ICESCR)。
文章来源:东方日报转载 作者是人權組織「大馬人民之聲」(Suaram)董事柯嘉遜博士。
www.sayaanakbangsamalaysia.net 評論 18/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