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被理解为人在长时间內专注於某些事情,例如沉迷游戏,小孩们最常被父母劝告、责备,勤有功,戏无益;女生们沉迷於言情小说,被骂发白日梦,则让阅读这爱好,变成不理性的行为。有的大人自己沉迷赌博,搞得倾家荡產,更是要不得的恶习。
每个人都有沉迷的项目,视乎程度。有人喜欢砌模型或爱玩数独游戏,一空閒就会全情投入其中,浑然忘我,有时候为了向高难度挑战,会不断找更多类似项目,发掘新的未知领域,以期能够达到更大的满足感。分配好时间、资源,適度的进行,这未算过份沉迷;一旦完全是散尽时间和资源,废寢忘食地疯狂投入,不能自拔,这就危险了,沉迷程度爆灯!
每个人能够从沉迷的事务中找到不同的乐趣和满足感,是旁人所不能理解的。例如爱玩万字的人会说,在数字中进行配对、猜测、推演的游戏,是一种逻辑和数学的训练。是谬论与否,见仁见智。不讳言各种游戏有著不同的训练设置,也可以被赋予教育的功能。唯一旦涉及金钱、迷信、暴力、色情等等负面元素,沉迷当中不能觉悟,自是不被鼓励。
在网络科技时代,人们对某些项目的沉迷似乎更是不能自己,被佔据的时间和空间逐步扩大,进一步造成更多资源的耗损,带来更多负面的影响。最近就有报导指出,大马人沉迷智能手机,不管有没有需要,都会花钱购买或者不断更换最新款的智能手机。除此之外,很多人將注意力放在智能手机上,缺乏与家人沟通。这种缺乏沟通的现象將导致家庭不和睦,甚至是夫妻间起爭执。
类似的情况是常见的:围坐著共餐的人,各自盯著手机,忙著与虚擬空间的朋友交流,却与眼前的人没有互动。然而,在智能手机面市前,同样情况依然会发生,例如在客厅,大家只盯著电视荧幕,在电视频道更多选择时,为了各自喜爱的节目也会起爭执。
沉迷或许可以被理解成人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筑起一道高墙,与他人隔绝,甚至为自己的行为合理化。过去许多传统游戏,大都是集体活动,即使是阅读,有时也可以集体进行,到底甚么时候,甚么原因导致游戏等集体项目变成个人沉迷的个体活动,值得深入和严肃探究。也许从人类学或者行为心理学角度出发,可以促使人们从沉迷中觉醒。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张立德‧2012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