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我看见邻家的马来小孩在燃放鞭炮和烟花。这情形已经见怪不怪,因为华人的鞭炮和烟花早就已经悄悄融入马来人社会,成为他们欢庆开斋节的一大亮点。
上星期,我到超市买东西,在柜台付钱时,听见前面的马来妇女向柜台小姐索討“青包”。“青包”,不也是源自我们华人的红包吗?
前天,在怡保的一家咖啡店里吃早餐,亲友点了两片“大块麵”(柔佛州叫“ 米煎糕” ), 档主是个华人,女儿遂好奇地问:“这是华人糕点还是马来糕点?”我毫不犹疑地回答:“华人。”
没有想到,后来我和同事提起此事时却发现,40岁以下的同事几乎都认为,“米煎糕”是马来人的;40岁以上的同事则一致认为,“米煎糕”是华人的。
为甚么会出现如此截然相反的答案,而且认知也沿著年龄层而清楚划分?
我想,这应该和印象有关吧。
40岁以上的人童年时期买“米煎糕”,都是跟华人档主买的。但在今天,夜市集里摆摊卖“米煎糕”的,却几乎清一色是马来青年。
对我而言, “ 米煎糕” 是不是华人原创已无关重要;重要的是,它和豆腐、大包、印度煎饼、椰浆饭、咖哩鱼头、沙爹一样,也和鞭炮、烟花、红包、青包、紫包一样,早就已经“去种族化”,走入千家万户,成为“一个马来西亚”的最佳代言物。
这样的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没有人刻意去推动,也没有政策上的强行凑合,但它们却很自然也很自在地打破种族的藩篱。
我喜欢这样的融和,因为没有压迫感,更没有沉重感,有的是浓浓的亲切之情,以及淡淡的甘榜风味。遗憾的是,六、七十年代各族老百姓在佳节中互赠佳节糕点,互相登门相贺的画面,好像愈来愈糢糊了,各族之间仿佛已被一道人为的“心墙”所隔离,渐行渐远,融和度反而不如三、四十年前。
这个开斋节,我愿为所有的马来朋友献上我最衷心的祝福。但在“乘客论”、“寄居论”、“回国论”把我们的社会撕裂得伤痕累累之际,我更期盼那些政客能幡然醒悟,把他们搁在不同种族之间“心墙”拆除。因为, 唯有消除分裂和对立, 珍惜多元,包容差异,马来西亚才有希望,才有未来!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林明华‧201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