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鲜少扭开收音机收听所谓电台清谈节目,近一年来尤甚。不为甚么,皆因觉得噪音太多。我需要清静。信息时代,人心浮躁,分不清是非。大气电波的聒噪,把社会进一步搞得黑白不分,网络亦是如此。
聒噪是指一种很多人聚在一起,各人自说自话的状態。每个人都在说话,没有人要倾听別人,甚至要用自己声音压制別人的声音,互相淹没和消解,结果语言失去了交流作用,只剩下目的。
君不见控制麦克风的所谓名嘴打著“专业”姿態夸夸其谈,他的素养和知识到底有多卓越,凭他发出的嗡嗡声中,无从下判断;那些call in的听眾,带著交流目的而来,意见未发表完毕,就被名嘴插话打断,这是常发生的事。名嘴和听眾的交集,形成了大气电波中,人声沸腾,尤如哗哗流水,听眾知道他们在討论某个议题,意见纷呈,但是节目结束后,想必大家都已经大概忘了,刚才他们到底说了甚么。
很多时候,名嘴利用自己的口才或者所谓辩才,把自己武装成知识份子,大放厥词,乍听之下颇有道理,但是往往似是而非,更多是强加於別人。听眾想和他爭辩,口才和“理据”都比不上名嘴,注定吃亏。
然而,这类节目在这个国度实在太少,尤其是以中文为媒介的,甚至可以说是没有,只要有一个人成功控制著麦克风,“敢讲別人所不敢讲的话”或者“经常讲目前人人都想听的话”,他肯定可以成功杀出一条血路。
现在社会一片浮躁,大家都在为某一个事件和议题寻找认同。所以说每天早上紧守节目的听眾,相信只是在复习他们认同的言论和见解,不求客观和公正,大家鎗口一致,进而建立起一副高墙,谁不是来附和支持的,就是打压。
我觉得这样的节目不是我所要的。我有我的选择权利。我选择听梁文道说书,听蒋勋谈美学。至少我可以从他们相对思路清晰,有条理的谈话中,汲取我想要的知识,让他们的人文素养灌溉我,滋润我,陪我驶过塞车的路途。
电视电台频道多了,表示选择多了,也可以说更少选择,因为主管者以为他们提供了大部份人要的选择,事实上却忽略了阅听人未必就只有那些选择,不听不看也是选择。
如果我们社会更多人有独立思考能力,名嘴基本上就没有了市场,一些媒体和评论人最不想看到的也许就是社会朝这方面进步吧!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张立德‧201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