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12日星期六

11-06-2010 莫为名利所驱

名利乃身外之物,是带不走的,人来时一身空,走时还是一身空。可是在世间的迷中,一些人受名利驱使,往往认为钻营求取就会得到益处,却没有想过人生祸福皆有因缘,一切都在天理的安排之中。而妄心贪念侥幸的希求,不仅毫无益处,还会给自己造下罪业,因此而折福,到头来随业流转,不得自主。何不认真体会古人所说的"取之有道,得之有命"、"一切福田,不离方寸"的道理呢?

据史载:唐朝时,新平县官吏裴璞死了之后,他的外兄华元到陇右做客,在路上遇到了一位武官,后面跟有很多随从。华元仔细一看,武官原来是裴璞,于是惊喜的问:"您不是已过世了吗?怎么又任武官了?"裴璞说: "我现在的职务是西川刷掠使,专门负责管理世间财务的盈缩增减。要晓得世人的一饮一啄,都是命里注定的,何况钱财呢!阴司都有登记,所以一个人获得的钱财,也都有一定的限制;若是超过了限制,就会被刷掠掉。或是被自己消耗浪费掉,或是遭遇横祸,或是做生意投资亏掉,或是疾病消散,都是由我这个刷掠使来掌管。人们经过勤劳付出所得,也只是得到了本分中应有的,没有一丝额外的;若是不勤劳,则连本分中所有的都会失去。其它事情也是一样。唯有行善可以增加福报,你应该多做善事啊!"裴璞说完之后就不见了。

再如:宋代的刘颃文章写的颇好,一心想早些取得功名,就来到终南山向诩圣真君叩问自己功名的事情。真君说:"你的文章虽好,但是命太薄了。你若能够安分退守不营求,还可以保有余年;若是过份的营求,必定会折损你的寿命。如果能多行善或许可以弥补缺失。"刘颃未能听从真君的劝告,他想尽办法也没考中,结果因过份营求而生病死了。考取功名是要有福德的,怎么可以用智巧的手段去求取呢?只有认真的积累德行,一切福份才会自然到来。

明朝的两淮盐运司耿九畴淡泊名利,为政清廉,凡是有请托办的私事和礼物,一概回绝。平素不结交权贵,公事之余就焚香读书。他说:"为官者最亲近的是百姓,若按官场请托的办,百姓则会受害。凡事有是非曲直,岂能以私心而废弃了公理?"他的廉洁之名,妇孺皆知。有一次耿九畴在水边感叹的说:"水这样清啊!"旁边就有位小孩对他说:"河水的清澈,比不上您操守的清廉啊!"耿九畴成为全国官吏和百姓的榜样,后来被任命为掌管全国官吏风纪的都御史,后任尚书。他的儿子耿子裕遵守他的教诫,十九岁就考中了进士,后来任太子太保,吏部尚书,品行和他父亲一样廉洁。

自古以来有道德的人,都不会为金钱名利所动。恪守职分,修德向善,不仅可以戒除各种私欲贪念,保持清净的心境,而且能够使福报更加久远。而执著名利,只会给自己增加苦报和罪业。因为人生在世,返本归真才是做人的真正目的,道德和良知才是人生命本质中最美好的东西,是人生命中最重要的!

文章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