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7日星期二

07-09-10 书市的无奈

以前总是抱著充满期待的心情逛书展,希望可以在书堆中挖掘到无限惊喜,书柜里整排的西西、张大春、罗智成都是书展的战利品,转瞬间那已经是上个世纪90年代的事了。到了21世纪,尤其是金融海啸之后,台湾的出版业深受打击,出版社缩紧新书出版量,出书量逐年下滑。而年度台北国际书展近年也被人评为出版的大卖场,书民纷纷在书展的最后一天捡购下杀三折的书籍。

出版界的寒冬似乎没过完,在重视分眾的情况下,出版商无法再以大量印製达致经济规模从而降低平均成本,书本的售价被逼节节提高。过度地考虑“市场”,成了扼杀小眾阅读权力的理由,那些不畅销而只能以“长销”方式存活的文学书,几乎都被书商排斥在印刷厂外。除了几个出名的诗人,例如再版復再版的夏宇,台湾知名出版社已经很少出版诗集了,有时连作者自资出版都不肯,因为书本摆在书架有机会成本,卖不出堆在仓库也有租金成本,在层层成本的压力下编辑只好选择向市场低头。

曾经有一度台湾书很便宜,那时的货幣兑换率差不多是1令吉对台幣10元,台版书都以这兑换率標价,书展时还得到八折优惠。1997年经济风暴之后,令吉幣值狂跌五成,进口台版书也水涨船高,近年虽然令吉幣值回升至1令吉对台幣9元,但书商根本没有隨兑换率標价,依然根据1997金融风暴时期的兑换率卖书,这歷久不衰的不公平兑换率成了爱书人心中永远的痛。反而大陆书价都作了適度的调整,以往人民幣20元卖40令吉的书已经降价成20令吉,虽然没有全面反映幣值,但是比起动輒標价四五十令吉高高在上的台湾书,二三十令吉的书价合理许多,也在大部份人承受得起的价格范围內。

回到本土,本地出版业近几年非常蓬勃,虽然书目无法和中台相比,但是好些出版社都搞得有声有色,红蜻蜓出版的少年小说,可以在小小的大马中文市场狂销3万本,屡登中文书店销售榜首,创造了中文出版的奇跡。以出版精致书籍,內容,排版,设计到选纸印刷都严谨的有人出版社,也获得良好的口碑。

在生活脱离不了互联网的年代,虽然电子书在本地还不流行,但是当苹果的iphone己经支持电子书的格式,用户可以把整套红楼梦下载至小小的手机隨时阅读,书本內容脱离了纸质形式化身电子档快速传递,成本偏低,可以无限量地储存在硬碟里。对出版业的衝击就如当年光碟刚面试,对黑胶唱片的影响那样,若干年后变成少数发烧友的爱好。或者几十年或百年后,纸质书变成中世纪的羊皮书般,深锁在贵族的房间里。而出版商,全都变成內容供应商。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吕育陶‧201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