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9日星期五

27-10-10 历史的真实不会有偏差

巫统署理主席兼教育部长丹斯里慕尤丁上星期六宣布,教育部将在2013年起,大马教育文凭(SPM)考生必须在历史科考获及格的成绩才能获得文凭。副首相的这项宣布,即时引起教育界的激烈反应,几乎都抱持反对的立场。

教育界表示担心,这项决策一旦实行,当下原本已功课繁重的学生会承受更大的压力,会否在学生的心理上产生学习的厌恶,教育部必须深入的探讨;另一方面,学生也可能为了确保能考获文凭,被迫放弃许多课外活动而闭门读书,这种政策与原欲减少考试的教育改革理念背道而馳。教育的真正意义是培养学生身心灵的全面发展,如果为了一科历史而抹杀学生在其他方面的才华,这恐怕不是正确的树人大计!

慕尤丁是在巫统代表大会辨论总结时宣布这项决策。他说,教育部也将在2014年起,把历史科目列为小学课程纲要的必修科。教育部也将加强中小学历史科目的内容,有关内容将更强调国家宪法,让学生更了解立国过程。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熟读历史,可以知道国民为争取独立所付出的斗争,可以了解国家宪法制定的过程,借古鉴今,人民可以更客观看待当下国家的政治局势和国民相处的情况,借助历史的启发,国民之间更能建立起相互包容的心态,更和谐的推动国民的团结。

不过,我国当下历史教科书的内容客观性很值得商榷,正如反对党所指出的世界文明史被记载成回教文明史、马共抗日被描绘成恐怖分子等,这些都是具有政治意图的歪曲事实,教育部必须正视问题并加以纠正,以免国民受到误导而引发无可弥补的裂痕。

通过学习历史,国民尤其是新生代更能了解国家争取独立和建国的过程,促进国民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加强人民的团结。不过,我国的历史教育却带有为政治服务的流弊。马来西亚这个多元种族的国家,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必须十分谨慎和客观,内容必须客观公正对待全体国民,如果刻意夸大或强调某些族群的贡献,刻意贬低其他族群将会引起不满和反弹。人民对政府或某个族群有不满或厌恶,就会影响政府要团结国民的目标,更无法塑造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国民,反而会加深和扩大各族之间的裂痕。

随着交通的发达,人口流动的频密,地球的距离也越来越小,多元种族的社会结构将是未来的趋势,在人种越来越趋混杂的世界,人类必须发挥生存的本能自我调适,以便面对并融入新的大环境。

其实,我国人民在过去的数十年来,都能以和谐、相互尊重及包容的心态共同生活在这一片土地上;国民之间会掀起所谓的敏感问题,应当归咎国内一些毫无道德操守的政客,这些政客为了达到个人的政治动机,刻意挑唆或撺掇,在各民族间制造敏感课题,意图挑拨离间。

历史的真实不会有偏差,但政客的思想却肯定会分歧,蓄意的分歧是干扰国民团结及导致社会不安的最主要因素。马来西亚是一个美好的国家,只要政客能多闭嘴,社会就会多一分安宁,国家就会多一些和谐与安定。

文章来源:南洋商报社论 2010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