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广州、香港、澳门,发动了捍卫粤语的行动,有人认为,“粤普之爭”是因长久以来推广普通话,抑压地方语言所导致的结果。
在马来西亚,有些人也“义愤填膺”地响应,鼓励学习粤语,抬高粤语的使用价值。回想小学时候,华社推行讲华语、禁讲方言的那段岁月,从小我们在学校不但被禁止讲方言,甚至认为方言是鄙俗的语言。
如今风水轮流转,反过来,隨著民眾对自身文化的醒觉,乡音文化意识渐渐提高。
一方土水,养一方人,每个地方会有不同的方言语系。中国自古有雅言。明清两代的官话,是为了方便全国通用而成为官方语言,但这並不表示北方话佔有官方地位就可以此来对各地方言施压,长期的施压,带来了强烈的反弹,粤语运动就是因长期以来位处弱势而爆发出来。
其实,中国南方方言不仅有其各自的语系,还有自己的一套能运用自如的书写“字系”。明代闽南《荔镜记》剧本,已经充份利用成熟的白话方言字系统,泉漳两地在清代出现了闽南语韵书《汇音妙悟》和《渡江书十五音》,加上民间戏曲谱子运用的方言字,这能说方言没有白话字语系吗?能说南方方言鄙俗、没水准吗?
方言字也要运用在我们的生活里,这样才会持续永久下去。有人说方言会带给华族很大的隔膜,唯有华语才能团结华族。我承认华语可以减少隔膜,但,华族不团结在於本身的民族劣根性而不是语言。
每个族群有自己的母语,哪怕是方言。没有一个语言是正统或鄙俗,只因哪个语言佔了主导地位,其他语言变成了弱势。
回到本地,我们的华语和方言具有本土特色,不同地区不同口音。我们的词汇有许多互相借用,甚至夹杂不少马来语汇。若我们一味照著中国的口音和规范,我们的语言就没有了自己的特色和生命了。这是在方言和华语之爭时,又一个有待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陈威宏‧201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