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最时兴的口号是“转型”,前有缓解世界金融危机影响的几十亿令吉经济配套,后有第十个大马计划以及13个关键绩效项目,这些都是经济层面的新措施,与教育无关。
在这些项目中,有一项关系到文教的,即“人力资源”的培训与拨款。主要关注的是提供“高增值”的人才,即世界各国都争相发展的资讯人才。
专才的培训,是大专教育的事。至于中小学教育,革新之风似乎尚未吹到。至今我们看到的倒是相反的现象。
教育部官员频频喊拨款减少,以搪塞华教增加拨款的要求。至于教育部本身应对未来五年发展的具体措施,只是公布零碎片段的说辞。
此外,对于华校,包括国民型小学和单科华文国民型中学(马来语媒介),依然萧规曹随,没有变动;可以叫做“新”政策的寥寥可数,增建新华校是其一。但具体做法以及何时开始执行,并无定案。至于母语中学(即独立中学),董总要求承认统考文凭作为进入政府师训学院资格,仍然停留在模糊不清的“议而不决”状态中。
母语教育几连根拔起
叫人不解的是,华校师资训练和数目,年年“解决”,却年年依然故我。最近,缠绕着国民型中学单科华文科考试的种种不合理规则,闹得沸沸扬扬。
如果说,“一个马来西亚”真的有所放松,那么唯独教育例外。为什么呢?看来似乎是此领域已僵化了。
我们来看看历史就更了然于心,就近从独立说起。1957年独立之年,新上台的联盟越过立法程序,《1956年拉萨报告书》尚未经国会通过就强行“钟灵中学模式”的改制,驱逐超龄生,引爆1957年全国大学潮。四年后死灰复燃,1961年,不管你喜欢与否,伙同马华公会摧毁华文中学,母语教育几乎连根拔起。当年的许诺,如国民型中学有“七节华文”、行政费用和扩建费用由政府负担等等,恰恰是今天国民型中学董事会急迫要解决的诉求,但有关方面似乎并没有放在心上。
华教摆在最终目标上
另一方面,华教特点保存得比较完整的华文小学,则置于政府的掌控之下。即是说,阉割了小学董事会的主权;70年代开始,合法化不准增建华文小学,只准“迁校”。实际上,整个华教从60年代以来,已经不可扭转地被摆在“最终目标”的轨道上,其前景令人担忧。
另一方面,马来文教育一支独秀,独立以来,政府倾全力发展原只有五年小学的马来文教育,由完整小学到中学、大学、师范及学龄前教育。近年,拨款集注在于提升马来文教育的素质。
一边日新又日新,一边则破落残旧,因陋就简,其目的无非企图使华人子弟流向国小。教育的两极化与国民收入的两极化,并行发展,同样严重。
独立后,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种语文”政策下,首遭开刀的是华教,被切割得面目全非的也是华教。最近,国家语文出版局又重提这口号。已经取得绝对优势的单元教育,一直推行下去,其结果如何呢?50年代,落后于马来亚或处于相似水平的台湾、韩国甚至越南,已经追上甚至超越马来西亚,这难道和单元化教育削弱生产力没有直接有关系吗?
文章来源:南洋商报 作者:麦翔 201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