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读不中和杨欣儒二君来往鸿文,我觉得比较能理解不君,而对杨君则很钦佩,因为我也是如杨君所说的不清楚语言规范的人,但不承认不尊重自己的语言。
杨君指出“别窒息中文生机”一语不合规范,因为 “窒息”是不及物动词,我就说不出这个道理,因为从来没有学过,所以钦佩。虽然如此,对于不及物动词、及物动词、前置词、后置词、副词、主语宾语……这些眼花缭乱的名目到是耳熟能详的,仔细想来,原来就是当年死啃过的英文文法。
我在念书时很喜欢中文,因为中文“没有文法”,很容易学。我离校后,不知什么时候就有文法了,而且很像是把英文文法拿来规范中文似的。
马鞍缰绳套上牛身
若真的这样,我倒有一个比喻,就是把马鞍和缰绳套在牛身上,要牛走马步,真是举步维艰也,苦了莘莘学子。
如果当年学生写出“别窒息中文生机”这样的句子,老师是不会说什么个不规范、不及物动词这么深奥的话来唬人的,只是说这句话“不通”,应该如何说才通,让学生慢慢体会,久而久之也就通了。
猜想我们的祖祖辈辈都是在“通,不通”的节骨眼上奋战过,最后还是打通了,写出一篇篇范文流传千古,不知现在很注重规范的人,文章是不是比古人高明。
生活里的语文当然不是全然合规范的,否则规范委员会就不必存在。杨君说的,规范化必须根据“必要性、普遍性和明确性”三个原则。当然是这样,所以才有“验收”和“拒收”的过程。杨君也列举了被验收的新词新语,如冲凉、拍拖、炒鱿鱼等;以及被拒收的词语如不钢、湿湿碎、臭相等废品。
没有创新岂能验收
这里有一个疑问,就是三原则中的“普遍性”是怎样来的?难道不是一开始就有了如不中君那样的人,大胆创新,经过流传才有“普遍性”的吗?如果新词新语一开始就用规范来打杀,一冒出头“窒息”了,怎会有后来的验收呢?不中君说得对啊!
杨君坐在验收的柜台上目光炯炯是对的,但是有没有考虑到若没有前面的创新——难免有瑕疵品——,哪会有后面的那么多货色供他验收?
创新有时是无厘头的,时下网络流行“被”的语法就是一例。
向来用被动语法很受诟病,说是西洋语法的污染,现在网友却把它发挥到极致,譬如在压力下不得不自动辞职,就说成“被自动辞职”;在压力下表现爱国,就说是“被爱国”等等,如今已广泛流传,连电视主持人也脱口而出。
这种语法已经有了普遍性,意思也很明确,而且在言论不自由的环境中有必要性,符合杨君的三个条件,不是“被爱国”这样的词语是不是可以入选为规范语?
文章来源:南洋商报 作者:曼陀罗 201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