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8日星期四

18-11-10 从根源解决青少年犯罪问题

雪兰莪州4天內发生两名少年行劫被开鎗打死事件,在第一宗事件,警方开鎗击毙3名抢劫油站復袭警的罪犯,3名死者的年龄只有16、20及22岁。数天后,又有一名17岁少年抢劫民宅遭屋主开鎗打死。两宗事件除了反映治安不靖,犯罪者年龄更引起社会对罪犯趋向年轻化的现象感到忧虑。虽然,青少年犯罪是许多国家面对的问题,但我国18岁以下青少年犯罪案不断增加的现象,已臻非常严重而必须正视的地步。

根据统计,今年1至4月18岁以下少年犯案例多达1千817宗,比起去年同时期的1千343宗增加近三分之一,其中有604宗涉案者是学生,他们所犯的罪行,严重的有谋杀、强姦及结伙持军火抢劫,普遍的有抢劫伤人、偷窃、偷车、攫夺或破门行窃等等。单是今年首4个月,就有18宗谋杀案和198宗强姦案,涉案年龄介於7至18岁,情况极令人担忧。

十余岁少年,智虑未臻成熟,本应还在学校学习,何故竟有骇人听闻之暴力与犯罪行径,滋扰社会安定,其是否与家庭结构、家庭动力与社会学习等有关?青少年是社会未来的希望,国家的栋樑,它佔据我国人口的41.5%,是最大的人口群,如今这个人口群体竟属於高危险犯罪群,如何避免青少年犯罪问题进一步恶化,不仅是家长、师长和社会的责任,政府更是责无旁贷。

人性本善,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导因和根源,应是家庭和学校教育疏失所致。家庭破裂,特別是父母关係恶劣,或长期以暴力教育孩子的结果,將使孩子对父母的愤怒,转化为对社会抱持敌意態度和叛逆行为。此外,问题少年之中,多数有学业失败的经歷,不是成绩中下或者完全跟不上,或从未受过师长表扬,便是中途輟学,整日无所事事,一旦在社会受到不良影响,很容易便走上犯罪的道路。

城市家长终日为生活奔波,对孩子缺乏关怀而疏於管教,也导致青少年因为精神空虚,或出於好奇心、报復性或虚荣心,並在旁人纵恿之下,一时逞强而铸下大错。举凡强姦、性侵犯、群殴或伤人等案例,多数是属於突发性和隨意性,因年轻气盛而结伙一起犯案。

在首都及其他城市地区,常见男女青少年成群结队在购物中心、公园或街头閒荡喧闹,旁若无人,他们或破坏公物、或抽烟吸毒、或在晚间飆车等等违法行为,倘若没有及时制止,很快就会胆大妄为,演变成严重犯罪行为,上述两名少年结伙抢劫,便是典型例子。我们认为,要制止青少年犯罪行为恶化,警方务须严强取缔行动,对他们產生阻嚇作用,等同制止他们犯下更严重的罪行。

然而,处理青少年犯罪问题,还须从根源著手,父母和师长必须尽其教育、辅导和关爱孩子的责任。

灌输孩子正確的道德与价值观;至於社区组织或宗教团体,亦可通过主办讲座会、文化与康乐活动,鼓励孩子参与,以提昇思想和充实他们的心灵,防止他们涉及不正当的活动。青少年犯罪问题无法解决,则社会治安问题將继续滋扰民眾,影响社会安定。这是政府各部门集思广益的时候,寻找对策並採取防范行动,减低青少年犯罪率了。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社论‧201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