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1日星期四

11-11-10 香肠的滋味

很多人是无肠不欢。食家有一说,猪肉做的香肠,比其它肉类香肠都好吃,而且种类繁多,腊肠、粉肠、蒸肠、火腿肠……。

猪肉香肠从路边小摊,到高级餐馆,都佔有一席之地。

不过,猪肉香肠有它的现实隱议;话说,砂拉越古晋一名小学生,带了猪肉香肠到学校,结果被老师鞭打。

吊诡的是,小学生是甚么宗教,大家都还搞不清楚。

他可以,或是不可以吃猪肉香肠,应该由谁来决定?

家长?教师?宗教局?还是政治人物?

母亲把猪肉香肠放进便当盒,教师看了打他一顿,宗教局要做裁判,政治人物爭议不休。

根据他的报生纸,其母亲是基督教徒,父亲的宗教栏则是空白;也有一说,这位父亲因为之前的一段婚姻,曾经入教;尔后离婚,已经脱教。

哇,实在复杂。

成人要怎么告诉一个10岁孩子,甚么是清真食品?甚么人限食清真食品?为甚么猪肉不是清真?为甚么香肠可以分为清真和非清真?如何分辨猪肉香肠和鸡肉香肠?

孩子的童真天地里,只知道便当有甚么可以吃的食物,以及猪肉香肠好不好吃。

肚子饿了,打开便当,里头有好吃的,自然是大快朵颐。

这是人类的天性,也是生存的本能,没有犯了任何人;但是,却要挨打。

东马砂拉越的宗教自由度向来比较大,禁忌也较模糊;而今,西马那种狭隘和敏感,也吹了过去。真正歪风。

课题带到国会辩论,向来偏激的独立议员朱基菲里(Zulkifli),为此大张旗鼓,似乎以宗教代言人的姿態,昭告天下猪肉香肠之罪。

反而是回教党的祖基菲里医生(Dzulkefly),看不过如此作风,给予驳斥,指责这是挑起宗教情绪。

朱基菲里和祖基菲里一字之差,观点却有很大差別;包括对“猪肉香肠”的看法。

狭隘和宽容,在一块猪肉香肠上已经有分別。

这也是马来西亚社会的分野,不是宗教分別,也不是政治差別,而是思维和意识型態走向两条道路。

下一次,你把一块香喷喷的香肠放进嘴里之前,或许会想到这位孩子的猪肉香肠遭遇,顺便想想马来西亚今后要走的方向。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郑丁贤‧201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