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6日星期二

16-11-10 舒吉获释与缅甸自救之道

缅甸民主精神领袖昂山舒吉在获释后,首次提出希望与缅甸领导人丹瑞会面,同时她也呼吁政党对话並进行政治和解。儘管缅甸军头利用选举试图製造民主假象,但是国际社会迄今仍不承认大选结果,因此混沌局面可能將延续一段时日。毕竟缅甸在区域军事仍有影响力,而就资源、人口、地理及科技发达的条件来看,它也是重要的国家。这样一个国家如果陷入混乱,对区域和平安定的影响不言可喻。

缅甸目前有两个严重的事实。其一,缅甸经济活动中,不正常的物物交易达60%以上,这根本无法稽徵税收,加上政府负债太多,政府无力应对这些债务,以致预算赤字庞大,到连军餉也发不出的地步;其二,从大企业到小商店逃漏税已成为习惯,政府能徵收到手的税金可能不到三成。这情况从推动所谓经济改革以来就没有能力改正过来。为甚么不能改正?当然是政治上贪污腐化所致,当政治上有权力者都在发改革財时,下层会守法吗?在走向有缅甸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物质引诱下,谁能洁身自爱,缅甸面对严重风灾袭击,国际组织坚持將救援物质直接送抵灾区,就是对贪腐成性的军政府的不信任。號称改革者尚且如此,其他的就毋论了。

缅甸军政府时代固然无民主可言,但无论政治上或社会上有它的一套规律可循,一个政策或一个命令,不管是好是坏,它能传达下去,能贯彻下去,能推展开来,经过大选专政取消之后,这一套已瓦解,必须有一套民主政治下的政治及社会的纪律。缅甸是个复杂的“联邦国家”,如果今后不能建立起完善的法律制度,必然是各自为政,中央自己都乱烘烘,地方根本就自己搞。就以缅甸10年前的“改革开放”而言,许多企业是按军政府统治时方法办事,人民已习以为常,农地私有化已喊了七、八年,现在仍不见影子。

然而为甚么缅甸不能在改革中建立纪律秩序呢?主要责任应归咎於最高军事领导人丹瑞。丹瑞的权欲过甚,布尔什维克的斗性太强,在当时国防部长苏貌为首国家秩序恢復委员会於1990年接管政权,並成立新政府,宣佈举行首次全国大选,惟军政府遭遇重挫后,丹瑞便一心反扑,不但拒交政权,反而变本加厉、镇压各反对团体及异议份子,昂山舒吉也因此先后遭到软禁迄今。这次丹瑞连同貌埃、登盛、都拉隋曼等自导自演的选举大戏,並量身为自己裁製了一套独裁宪法。不仅如此,他在国际间炫耀自己较未来总统登盛更有权力的领袖形象。他把自己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剷除敌手、炫耀地位上面,將经改大业置於其次,认为只要西方国家提供经援,以缅甸的资源丰富,不愁改革不成功。基本上,丹瑞是绝对缺乏民主细胞的人,对建立民主法治自然是心不在焉。

1997年国家秩序恢復委员会改组为和平暨发展委员会,原由貌艾任主席兼总理,他確是有心推动经改,由於疗法不切合缅甸实际,最终被革职。貌艾被牺牲,接棒人钦纽游走於改革与保守之间5年,也浪费5年时间,这期间,丹瑞忽向支持改革路线,或而又倾向於保守,改革浪潮忽上忽下,梭登及妙亨等人虽坚持改革立场,但却不能贯彻理想,丹瑞则利用他们作为接收西方援助的工具。丹瑞开革了钦纽不是因为经济改革没突破,而是怕他成为政治上的爭权者,他將经改寄托在改革派登盛身上,几乎人人说登盛缺乏执行政策的经验与能力,但丹瑞认为有他本人在就无妨,因此西方国家对大选后的缅甸疑虑更深。

这样复杂的背景,只有缅甸人自救方有效:赶快修改独裁宪法,立即让昂山舒吉领导的政党在公正的平台上参选;丹瑞必须辞职,重新选出一个民主性路的总统。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社论‧201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