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21日星期一

21-02-11 穷乡僻壤也有美丽教育

位处砂拉越內陆,距离林梦市区55公里之遥的乌鲁乌拜国小(SKUlu Lubai),日前获教育部遴选为国內第二批的高表现学校。这所创立於1964年的小学,也是国內第一所获此殊荣的內陆学校。

我们常以为,完备的硬体设施,充足的教育经费,才是教育成功的关键。事实不然,乌鲁乌拜国小的突围,打破了我们的迷思。

乌鲁乌拜国小无论怎么看,都没有高表现的潜能。它设备简陋,只有陈旧的木製教室,唯一的石灰建筑,就是师生厕所;全校12个老师,39个学生,全部学生都是来自同一所长屋。若要前往乌鲁乌拜,更是舟车劳顿——首先得到林梦市区,从那驱车上两个小时,途经凹凸不平的木山路,抵达一座伊班长屋后,再乘长舟沿河而上,若运气好,50分钟即可抵达,若运气差,碰上旱季,可要拖上好几个小时。

可是,就是在这样的一个穷乡僻壤,却谱出了美丽的教育佳话。乌鲁乌拜国小在1992年首次在小六评估考试(UPSR)中,考获100%全及格率,並在2003年、2006年至2009年,不停地重复这个佳绩。该校学生不但学业成绩出色,待人也有礼,曾46次被评为县內和省內最优良学府、13次州內最优良学府及5次国內最优良学府。

该校校长查勿认为,学校之所以能出类拔萃,有赖於教师高超的奉献精神、学生非常尊师重教、家长与校方也极力配合。为了提高孩子的表现,长屋自3年前成立晚间学习委员会,学生每晚必须在家温习功课至少一个小时,由家长陪同,並由教师从旁给与指导。教师和家长的用心,使作为孩子的,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书本,学习的意愿也就因此慢慢被建立起来。

与其他市区学府比较,乌鲁乌拜国小的出色表现,无疑更为振奋人心。部份市区学校之所以出色,说穿了其实就是倚仗“先天条件”——学生本来就来自好的家庭环境,没甚么好夸的。乌鲁乌拜国小不是,它靠的是后期努力。难怪教育部长慕尤丁会说,如果乌鲁乌拜国小可以做到,其他学校就没有理由做不到。

反观今天市区学校最为缺乏的,不是硬体条件,而是软体条件。好的教育,不是取决於硬体因素,而是软体因素——学校的行政管理理念正確吗?教师的教学態度合理吗?家长的教养观念健康吗?学生的学习意愿积极吗?提昇硬体条件固然重要,也无须否认,但是若以为因此就可以搞好教育,恐怕那是对教育还认识得太过肤浅。

地方远,不要紧,设备不足,也不要紧。看看乌鲁乌拜国小吧,原来穷乡僻壤,也可以写下美丽的教育故事。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罗盛威‧201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