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5日星期五

25-11-11 微型華小為何需搬遷?

微型華小面臨關閉的命運,時有所聞,一直受到華社關注。假如一所微型華小只有區區幾名學生,或每年新生來源每況愈下,甚至是完全沒有新生,最終還是難逃關閉的厄運。一所關閉了,華小就少了一所。

“一所都不能少”,這是華社喊出的口號。於是乎,當我們將減少一所華小的警鐘響起時,總會有熱心人士義不容辭尋找解決方法,或到別處華人密集地區尋找適合遷校的地點。

我始終一知半解,何謂遷校?瀕臨關閉的微型華小為甚麼需從老遠原鄉搬遷到另個地點延續生命呢?

後來一位華教工作者告訴我,要政府增建新的華小簡直是難若登天,可說是緣木求魚;若政府原則上“答應”了,也要等上一段長時間。若某地人口增加,需增建新校以解決新生入學問題,眼前“唯一”可行方法是將偏遠面臨關閉的微型華小搬遷過來。

我還是疑惑?又不是將整所學校的行政、教員、職員、學生、教具等軟硬體設施全搬過來,這是“搬遷”嗎?

為何需搬遷?政府應在有需求的地區設立新的華小。學校落成後,新的校舍、新的校名、新的教師學生、新的設施,這樣就不需勞師動眾、大費周章一校換一校。

“安得華小千百所,大庇華裔學子俱歡顏”,而不是美其名“遷校”,安撫華社華小數目沒減少,實際上是政府沒計劃建新的華小。

馬華署理總會長廖中萊最近表示,這是根據人口比例、地區需求制度化增建華小的時候。他語重心長的這句話,希望教育部長能聽到。

文章来源:星洲日報‧作者:方又圓 2011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