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當年創辦的動機是純正的,且看華社領袖怎麼說:新加坡中華總商會會長陳錫九說,“居住本地的華人,已認本地為家鄉,創辦一間大學為本地服務,實為一件有價值的工作。”
樹膠業鉅子李光前說,創辦大學,並無與馬大競爭的動機,主旨在謀馬來亞各民族青年有受當地高等教育機會。
馬華公會總會長陳禎祿指出,馬來亞華人願意捐出一千萬元辦馬華大學(即南大),乃重申對馬來亞的前途抱有信心。大學的創立,可促進團結的因素,因此,馬來亞政府對創辦馬華大學,應予以同情的考慮。
當時,馬新兩地乃屬英國殖民地,那麼英政府的態度如何?起初,他們是持反對的立場,陳禎祿一度與持反對意見的馬大副校長薜尼肯在電台公開辯論,他義正詞嚴為馬新40餘萬華校畢業生請命,指出創設華文大學,是為他們提供深造機會。
繼後,華社積極爭取,多次派代表與英殖民政府談判,1953年5月5日,南大終在公司法令下獲准註冊。華社隨後積極推展各種籌建工作,獲得各界熱烈的響應。1954年,輔政司顧德宣佈政府批准南大的建校計劃,並豁免南大捐款繳納所得稅。不久,馬來亞聯合邦政府也跟隨。
再從下列事件的進展,看出南大在一些人心目中的比重及地位已不斷在升值:
1954年11月10日,輔政司顧德訪問南大工地;1955年8月22日,英殖民地大臣波德視察南大;1955年8月21日,新加坡首席部長馬紹爾與教長周瑞麒冒雨參觀南大;1958年3月30日,南大校舍落成,新加坡總督顧德親臨主持南大落成紀念碑揭碑儀式;1959年5月31日,新加坡自治邦成立,李光耀擔任總理,隔年2月8日,新加坡財長吳慶瑞宣佈承認南大第一屆400餘名畢業生的學位。
南大創建之初,首任校長為林語堂。之前,受考慮聘用的校長計有胡適及梅貽琦等人,他們都是知名學者,大陸變色後,即往美國定居。他們反共的政治立場及自由主義的傾向,無人不知。由此可見南大諸領導的用心良苦及坦坦蕩蕩。林語堂未來之前,因發表欲把南大發展成為東南亞反共保壘的講話,掀起了一陣風波,後又因辦校理念的差異,與南大諸領導鬧得不愉快,於1954年獲得33萬元賠款後,悻悻然離開。
這就是南大成立初期的史實。南大能熬過這段歲月,其因有二:華社的支持。大家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就是要一所華文大學,沒有其他目的。這種用心,1953年2月19日,時任巫統主席的東姑阿都拉曼代表聯合邦的馬來人未持異議,說創辦南大剌激馬來人種族主義,從何說起,此其一。
南大能創辦與否,英殖民地政府的態度最為重要。他們從反對到認同,是南大得以順利開辦的關鍵。如果說南大的創辦,會給英美等國家,把新加坡當作鼓吹華人至上的第三個中國、中國共產黨在東南亞的先鋒隊,那新加坡英殖民地政府,豈不是拿自己的矛攻自己的盾?他們應被視為鼓吹華人至上的推波助瀾者?他們豈不是中國共產黨在東南亞先鋒隊的帶路人?
總之,還原南大創辦初期真實的歷史面貌吧!
文章来源:星洲日報 作者:舒慶祥 2011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