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部長廖中萊的言論,往往不說則已,一說就是驚天動地。前不久他發表「政府探討制度化發展華小」之論,乃是另一經典舉例:「政府正針對國家教育進行全面檢討,我們要求華教發展必須被納入大藍圖之中,才能取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東方日報》轉述他的話說,一旦納入大藍圖,未來將根據人口分佈,鑒定有關地方需要多少小學、中學和學校。相較之下,「現今政府是以個案方式處理華小問題,接獲投訴方才處理」。
如果記者沒有錯誤引述,他當前這一番言論的言下之意,可再清楚不過:對不起,現有階段,其實完全沒有周全的制度可言,也沒有明確的規劃可說。直接說吧,一切都是ad-hoc的急就章:有洞補洞,沒錢給錢,如此而已。
此言非新,早前馬華總會長蔡細歷醫生人在馬潮聯會第77週年紀念大會暨第72屆全國代表大會致詞,也同樣提出「華小不被關閉以及不變質,比起制度化撥款更重要」。
兩位高層領導一唱一和,互相公開補助彼此的高明之見先後見報以後,一個百年不變的事實是,廖中萊還沒出世已經確立,關係華教的那一套規劃標準,始終是羞羞的。
去歲9月21日廖氏對外披露的憑借,正是這麼一回事:「副首相兼教育部長慕尤丁原則上同意,擁有超過3000間房子的新住宅區,教育部將與房地部商量將興建一所新華小,並由政府承擔一切經費。」
同年事過兩天,《光華日報》和《東方日報》報道,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長曹智雄披露,「(慕尤丁)他指示我想想透過什麼方式,以在5000至7500戶新住宅區的房屋計劃,有一塊地段保留興建華小。」
但是,半島房屋與地方政府部屬下城市及鄉村規劃局那一冊列號JPBD(IP)S.273FN/HH/Feb1988的《規劃標準指南》,所說的準繩,則是按照「每7,500人的社區里須提供一所小學」。
設定每戶人家共有五口,乘以廖中萊前提的3000間房子,標準乃是「每15,000人的社區里須提供一所小學」。如果是曹智雄所說的5000至7500戶呢,則為25,000人至37,500之間,才有「一塊地段保留興建華小」。
華教處境依然困難重重
三者之間,不論何者為是,前前後後拉扯糾纏一年有餘,還沒定論。可見所謂「制度化發展華小」云云,一切還是停在「探討」兩字。探討探討再探討,大選過了,發展華教的制度呢,只能專待「被」納入大藍圖了!
華總會長方天興先生見之,現在也忍不住直言,政治人物經常強調「政府公平對待華教」實是口是心非,「撥款和資助,一些定期、一些沒有定期、一些靠關係,一些則望穿秋水」,連累華教至今仍需靠華社「每年支付第二所得稅」玉成大業。
口說無憑,一旦參考教總整理的資料,足見一二:2001年至2010年的三個大馬計劃名下的小學發展撥款,一個馬來西亞全國華小所獲得的款項,只有微不足道2.44%至3.6%。
茲以第九大馬計劃為例,小學的發展撥款總共43億8300萬令吉,華小學生人數約佔小學生總數21%,按此比率,華小應得大約二成撥款,相等於10億令吉左右。唯實際上,華小所到僅有1億7000萬令吉,占總撥款的0.0232558。
一切,正如教總主席王超群〈2010年元旦新年獻詞〉所言:「華文教育的處境依然是困難重重。擺在眼前的事實是,舊有的問題還沒解決,新的問題又接踵而來。尤其是近幾個月,不利華教的措施一再湧現,華社深感憂心,更是氣憤難平。」
耐人尋味的緣由,畢竟何在?廖中萊聽到這里,心中不知有何感想:贊之,或者不like?2012年的元旦霎那就要到了,王超群兩年前所說,還是適用今天之語境,專供內閣備戰大選之參考:
「追根究底,一切都是單元化教育政策所致。因此,以多元開放取代單元狹隘,重新制定符合我國多元種族、語言和文化實際情況的國家教育政策,公平對待各族群母語教育的發展,是政府必須馬上進行的改革,以贏取民心。」
文章来源:东方日报 作者:楊善勇 2011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