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9日星期二

29-11-11 國民型華文中學

馬華總會長蔡細歷自上任以來,做了許多芝麻小事,也幹下一些尾大不掉的糗事,唯獨這一回出面為78所國民型中學,才說得上有點意思!

「有點意思」的意思是指,改制國民型中學是馬華前輩全力催生的產物,還一度成為天之驕子。只是好景不常在,最後竟淪為政府失信,馬華意興闌珊,華社不敢接手的三不管棄兒!挨到今日,華社於心不忍,終於有所關懷,有所動作,而馬華也良心發現,開始正視國中的命運,從不敢正視到開始正視,從馬青總團長魏家祥的噓寒問暖,到總會長蔡細歷承諾恢復國民型中學的傳統地位,誰敢說沒有一點意思?

馬華的前輩在上世紀60年代,一氣呵成協助60多間華文中學改制為國民型中學,可政府一開頭便講話不算數,1/3課程以華語華文教學不但從未踐諾,即使一科華文也每況愈下,本來列為正課,後來變成正課以外的選修科。馬華領袖眼見貨不對辦,不但沒有及時糾正,連哼都不敢哼一聲,國民型中學的課題於是便只有力爭一科華文列在正課之內。

50年後的今天,國民型中學的焦點課題又從課程教學轉到了硬體建設方面,正如全國國民型華文中學發展理事會籌委會主席林榮華所言,「國民型中學被政府忽略半個世紀,除了教師薪金外,硬體建設基本上都由董事部籌辦」。

這項課題無關教育政策,只是向政府伸手要錢而已,對馬華而言,本來就是易過借火之舉,卻不知何以遲至今日,才承諾爭取政府特別撥款作為提升基本設施和軟體設備之用?

華文改制中學的核心問題不在乎硬體建設誰來承擔,而是如何增加華文的教學時間以及擴大使用的範疇。

SMK的叫法固然莫名其妙,SMJK的舊名稱也不見得很光榮,其實,只要能夠成為名符其實的「國民型華文中學」,為華小培養更具華文水平的師資,安上什麼名堂都不重要!

文章来源:东方日报 作者:胡排 2011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