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正黨和巫統先後舉行黨代表大會。
這正好可以做一個對比。大選前的黨大會,可以感覺一個政黨的聲勢,甚至發覺它的“氣數”。
公正黨大會沒甚麼震撼。除了“事後司馬懿”――青年團團長三蘇挑戰巫統修改憲法,規定只有馬來人可以擔任首相的言論,引起一陣小爭議;此外,也就平靜的渡過。
不過,這不代表公正黨的大會沒有特色,反之,它選擇在柔佛新山召開大會,具有策略意義,先聲奪人。
柔佛是巫統最強的堡壘,公正黨到柔佛開大會,豈不是自討沒趣?
錯了;對手最強的地方,往往可能成為它的要害。
就像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關鍵的坦克大會戰,德國和蘇聯在庫爾斯克(Kursk)決戰。
德軍的堡壘是在庫爾斯克的西邊,但它選擇從南和北兩頭夾攻,試圖形成一個大袋子,一舉套住蘇軍,加以殲滅。
蘇軍抵擋不住德軍超過6千輛坦克從南北而來的進逼,眼看就要潰敗;這時,德軍卻補給未到,攻擊停下。
蘇軍的朱可夫元帥見機不可失,調動軍力反攻德軍西邊堡壘。德軍主力陷在南北,無法回救,結果堡壘被攻陷,全線崩潰,注定它在二戰的敗局。
回頭來說,一般人以為來屆大選的主戰場是在雪州、霹靂和吉打等中北馬地區;其實,能夠決定大局,反而是國陣大後方的柔佛。
雪、霹、吉、丁等州,是大選的前線州,肯定是火線戰場,激戰是免不了的。
然而,國陣和民聯在這些州都會各有斬獲,或許州政權會易手,但是,整體而言,改變不了308之後的國會板塊。
柔佛州卻是一個未知數。雖然它是國陣在西馬的堡壘,但是,沒有人知道,來屆大選它是否還能成為國陣的定期存款。
國陣的另兩筆定存――砂拉越和沙巴,基本上已經鎖在一噸重的加護保險箱,很難生變。
柔佛情況不同。它不同於砂沙兩州的隔絕和封閉,人民的政治意識,以及資訊管道也比砂沙為強。
308大選它“未動”,這不表示來屆大選它“不動”。
更何況,它的華裔人口比例很高;在多數選區佔30%以上,超過40%的也不少。
除了行動黨已經佔了一席的峇吉里,其它從居鑾、振林山、地不佬、巴西古當、拉美士、新山、埔來、丹絨比艾、昔加末、士基央,都已經不是國陣的安全區。
國陣如果失去這個大後方,後果堪虞。
公正黨,乃至民聯整體的弱點,在於它在柔佛缺乏組織,缺少戰鬥力;尤其在馬來社會支持面不足。
然而,選舉要看戰略,還要看底蘊,才見真章。
文章来源:星洲日報‧作者:鄭丁賢‧2011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