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8日星期一

28-11-11 教育價值誰可知?

根據《史記》記載,孔子有弟子3千,其中精通六藝者有72人,稱“七十二賢人”。於是,就有人雞蛋裡挑骨頭說:“大教育家孔子有甚麼了不起?學生3千人,只有區區72個人傑出而已!”縱使孔子再世,遇到這類用菜市阿嬸嫌三嫌四買菜式手法來評斷他的教育價值時,也只能夠仰天長歎,說:“我精通甚麼?要駕車還是射箭?我還是去駕車當個高薪水司機好了。”(吾何執?執御乎?執射乎?吾執御矣。)《論語.子罕》。教育價值誰可知?

教育有可計量的價值,如社會大眾在政府考試成績公佈後,常常以學校有多少個學生拿全科A來為老師“打分”,彷彿這是老師唯一的績效表現指標而別無其他了。只不過假使這種所謂管理方式應用在孔子身上,相信孔子也只能無奈地接受被淘汰出局的命運,只因他所教出來的傑出學生“太少了”。

但教育也有不可計量的價值,因為沒有人能夠預計到一個學生的潛能,會在未來的日子發揮到何種地步!比如說,星光7班總冠軍李佳薇在芙蓉小學就讀的時候,校方就讓她常常有機會在慶典台上一展歌喉,當時又有誰料到這個小丫頭會在大學畢業後揚威國際歌壇,在台灣選秀賽摘下總冠軍寶座?

事實上,在一個好老師的手中,其悉心教導出來的學生不僅僅是醫生、律師或工商業人才而已,還有舉足輕重的政治秘書及媒體達人等,故看待教育的價值又豈能論斤計兩並斤斤計較呢?須知一個好老師在教導學生時所付出的心血,是難以用金錢或物質利益來衡量的,其所結出的果實是不可勝數的。

故對待臨教還是在職老師好一點,或許會有意外收穫也未可知,不是嗎?

文章来源:星洲日報‧作者:怡然 2011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