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8日星期四

16-08-11 檳城動力

要讓國際媒體,譬如《經濟學人》相中,不是金錢能夠買通。

《經濟學人》最近報導檳城蛻變,面貌一新;管理上軌道,經濟向前衝,可以成為區域經濟的新動力。

地球很大,檳城很小。要讓國際媒體的探射燈照到,而且給予很高評價,機率等同中馬票;差別在於,中馬票是靠運氣,國際肯定則是靠努力和實力。

會有一些酸葡萄,指這是收買而來的報導。不過,這種不長見識的說法,可以嗤之以鼻,不值一顧。

國際媒體對爭風吃醋的政治沒有興趣,它們只看大方向,大格局的發展。

就像是“光大狂人”干尼,不管他在州政府辦公室前如何叫囂示威,或者,不管有人丟了甚麼動物屍體到州政府大廈,這只是一時的干擾,不影響大局。

真正產生影響的是州政府有沒有方向和格局;人們關注的是州政府有沒有表現,州領袖是否有領導能力。

如果你最近去了檳城,或許會感覺到一些不一樣之處。街道比較整齊,攤口比較乾淨,市面比較熱鬧,民眾的怨言也少了。

這種自然感受和隨興印象,比大鑼大鼓的吹擂和口號,來得實在。

在經濟發展方面,檳城似乎走對了路。

州政府善用世界文化遺產的品牌,找到旅遊業的定位;配合清理景觀景點,提昇設施,吸引更多遊客。

醫療旅遊業的發展,更是顯著。

在美國動一個心臟手術,動輒10萬美元,在檳城大約只收1萬美元;價格相差甚遠,手術水平差別不大,病人還享受周到的服務。

報導說,一家醫院今年預計迎來7萬名醫療旅客,其中2萬多人和治療心臟問題有關。

與此同時,電子業的春天,也重臨檳城。一些國際電子業龍頭,幾年前紛紛轉移到中國,而今,中國成本高漲,已經失去部份優勢,加上政策缺乏透明度,法令模糊,使到投資者出走,部份選擇了條件不俗的檳城。

低成本和高技術的配合,讓檳城展現新的魅力,在國際經濟價值鏈中,找到新的定位。

檳城的新氣象,固然是新州政府的成就,但也不能完全抹殺上屆州政府的貢獻,因此,無須成為政治辯論的主題。

中央政府更無須用負面態度來看待檳城的發展,而應該配合州政府,提供便利、資金和基建協助;此外,也可以向檳州借鏡,參考它的發展模式,用在中央和其它州的發展。

文章来源:星洲日報‧作者:鄭丁賢‧2011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