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29日星期一

29-08-11 华小命名的学问

教育部批准梳邦再也子文华小易名为“拿督谢华华小”(全名应是拿督谢华国民型华文小学)吧?。

易名的理由及来龙去脉大家已在报章知悉一切,这里无须多言。

早几年,担任蒲种区国会议员的户永平建议把从霹雳木歪搬迁到蒲种的哈古乐华小易名为“深静华小”,以表扬李深静属下IOI集团捐校地给这所华小,以及承担全部兴建费的贡献,原因就与子文易名一样,惟后来却没有下闻,原因不详。

对于兴建华小政策,华社的态度是有需要的地方就兴建新华小,没有学生的华小就让它“自然死亡”,这也是政府兴建国民学校的政策,所以国小只有全新兴建,而没有迁校这回事,华社要求政府以同样政策对待华小,彰显公平对待各族人民,但政府一直没有答应。

关闭旧子文·新建谢华华小

由于新住宅区纷纷涌现,对华小的需求日益迫切,对国阵政府形成了强大压力,政府越坚持不兴建华小以应华社之请则越有利于反对党,每逢大选或补选,反对党都竭尽利用“国阵不兴建华小”这个话题,并从中“获益非浅”,国阵则深受其害,于是大约在十年前,国阵政府就推出迁校政策来作为缓和华社不满的手段。

迁校与兴建新校截然不同,后者是增加学校数目,前者则是一校换一校,开一间就必须关一间,所以迁校犹如孙悟空在如来掌中翻跟头,始终翻不出一千八百多所华小的极限,此所以政府坚持迁校后,就算迁离原地一两百公里、越州迁校,新校舍仍须采用原校名,以示政府没有改变不兴建、不增加华小的大原则,华社明知这是画地为牢,是不增加华小数目的手段,但也只能接受,“好过没有”嘛!

现在,政府“很快”就批准子文华小易名,似乎意味着没有学生的子文已关闭,一所全新的“拿督谢华华小”诞生,虽然仍是一校换一校,但对“兴建全新华小”这诉求极可能是一个突破点,而且政府也已允许兴建了几所全新华小,加上这个易名例子一开,或许较有利于以后要求兴建全新华小。

华社群策力·地方命名最佳

不论迁校或全新华小,如果政府不给地,不拨款,华社就须挑起全盘重担,于是新校舍之命名就须取得令人心服口服,如果是群策群力,集腋成裘兴建起来的新校舍,以地方为名最恰当,同一地方而有超过一所华小则可分为一校、二校、三校等。

如果有人既捐献校地,又承担建筑费如李深静者,以深静为校名是恰当不过的。如果有人献校地,民众集资或政府拨款兴建,也可用献地者为名,总之就是以贡献巨大者为校名,这样可鼓励更多人捐献校地或承担建筑费。

惟若以政治人物为校名,如梳邦布特拉高原新建华小竟以陈修信作为校名,那可说是开华文教育的玩笑,对华文教育简直是一个大讽刺,而且难脱利用公帑为党作宣传、公物私用之嫌,诚为华教一大憾事,有权势者须戒之,勿再嘲讽华教。

文章来源:南洋商报 作者:罗汉洲 2011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