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人說年輕人不珍惜國家獨立。他們不愛國,是否是我們的行動造成的呢?一些擔任重大機構領袖的成人,在制定政策或採取行動方面,顯然也並不愛國。
在許多決策過程中,大家並沒重視國家的利益。看看我們的國語,不少人覺得丟掉可惜,要多用又不好意思。這讓年輕人感到混淆。敦拉薩擔任首相時期,政府開始努力提升國語地位,但過了30年,協助產生眾多各族專業人士的馬來語,卻因被指不具競爭力而受輕視。
家長教育行動組(PAGE)與大馬馬來人連線(JMM)鼓吹恢復英語教數理,顯然是很過分的做法。不理解獨立意義的年輕人,聽到這種說法會做何想?顯然,腦筋依然被殖民的人,決策總是因追求外人的認可而受影響。馬大校長丹斯里高斯賈斯蒙也是思想受殖民,所以才會從第三世界國家引入大量外國講師與學生,以提高大學的國際評級。
如果本國學者、學生受排擠,國家獨立有什麼意義?真把教育子弟的責任交給外國人,我們如何落實國家教育哲學,實現民族國家?愛國並不僅是掛國旗,而是要看成年人如何在發揚語言文化上,成為年輕人的好榜樣。
文章来源:东方日报转载 作者是Arif Atan。《馬來西亞前鋒報》評論 31/08/11
注:作者可能本身不懂英语为何物!勿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