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在高处太久,不只会不胜寒,而且还会不食人间烟火。
就如临別在即的首席大法官查基,记者问他:“为何国內华印裔法官偏少?”他直率回应:“因为法官薪酬偏低,月薪才‘3万6’而已。”
然后再天真地补充:“国內杰出律师的薪酬都过百万。”
这惊嚇程度爆灯的答案,差点使我失控从沙发上跌下来。
只能说,查基若不是在上流社会打滚太久,就是在为许多被通膨压得透不过气的百姓,勾勒出他一厢情愿的繁华盛世假象。
就让我们从美梦中回到现实。
国內律师在私人界的待遇,虽不至于淒惨到像外劳一样露宿街头,但也不会光鲜到像暴发户般奢华无忧。尤其面对失控氾滥的折扣文化,导致此专业的付出跟收穫难成正比,陷入旁人难以理解的困境。
实习律师如廉价劳工
举些实例,令人难以置信地,一些刚毕业的实习律师,至今甚至还领著不超过1000令吉的微薄薪酬,被一些律师楼当作廉价劳工。一般符合资格担任法官,既执业超过7年的律师,平均年薪別说百万,有10万已经是顶尖豪杰。
就因为这种黯淡前景,导致许多新生代律师纷纷外流到新加坡、香港、英、澳等地另谋高就,享受比我国高上好几倍的理想待遇。
那么公共领域又如何?
如果把查基的论述倒反来看,倒跟事实差距不远。
是的,比起私人界律师面对的日晒雨淋,公共领域的司法官员才是真正的温室小花。
由于获得政府一贯的眷顾和偏爱,我国官员的薪酬和福利,已经今时不同往日,大致上比私人界来得诱人,而且表现要求也比后者“宽鬆”许多。(这方面,相信许多领教过我国公务员无礼和懒散对待的平民,皆感同身受。)
无可否认,根据查基的逻辑,若要一名名气响噹噹的杰出律师担任法官,区区三万多月薪的確很委屈。问题是对一名不称职,可能在私人界混不到饭吃的法官而言,三万多的铁饭碗肯定足够他们一世衣食无忧、袋袋平安。
一个同样刚踏入社会的法律系毕业生,今天若加入总检察署担任律师,或司法界担任推事或註册官,待遇起码以4000令吉起跳,叫私人界只能望其项背。
因此,別再那么自谦了,若要在国內找真正的百万富翁,公务员倒是不少,而且还原汁原味、真金白银、层层叠叠存放在家里。
至于为何还有那么多华印裔不得其门而入?更大的阻力在哪里?
查基只要多望几眼旗下官员,答案就在那里。
文章来源:中国报 作者:吴健南 201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