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養牛中心(NFC)執行主席莫哈末沙列越澄清越亂,養牛和購置公寓是兩碼事,為何還振振有詞?
NFC用政府提供的2億5千萬令吉低息貸款當中的1千380萬購買2間公寓,不管回酬和現金回扣有多高,獲得養牛合約的公司應專注於養牛,而不是“不務正業”。
原來巴生河流域房地產如此火熱,部份功勞歸功於政府資金。政府致力興建人民可負擔的房屋,來遏止屋價上揚,卻被自己的資金“打敗”。
到底是誰批准NFC用政府款項購置豪華公寓?這算不算違約?政府相關公司是否擁有NFC的股權,NFC投資房地產和養牛的利潤,政府是否能夠分享?
如果NFC賺取的利潤完全由公司股東享有,政府提供低息貸款有甚麼好處?若沒有對獲得政府合約的公司進行適當的監管,誰能夠保證政府款項用在妥當和正確的地方?假如投資房地產出現虧損,有關公司是不是需要賠償?
問題的症結在於不夠透明度。要厘清所有疑問,政府就應該公佈和NFC簽署合約的內容,讓民眾知道政府和普羅大眾可以從這項計劃中獲得甚麼好處。
在發放合約給私人公司方面,也應擬定清楚的指南,包括闡明獲得低息貸款人士的社會責任(譬如牛肉以較低價格回饋清真寺)、成立專業的單位發放合約、所有合約應交獨立的委員會及內閣審核、部長家屬不能獲得合約。
政府把有利可圖的生意交給私人公司,還提供各種優惠,就必須確保有一個機制來監管它們的運作,因為這涉及國家資源,如果生意失敗,由政府承擔後果,國家債務只會節節上升。
養牛課題帶來政治衝擊,也告訴政治領袖若不加強管理,任何轉型計劃都不可能一蹴而就。
最近爆發的事情,包括總稽查司揭露的浪費和舞弊、3名反貪污委員會官員搶劫新加坡錢幣兌換商30萬美元、雪州警察總部現款失竊、3名被問話的警察毒品尿檢不過關、東運會非選手人數暴增,或多或少影響了人們對轉型計劃的印象分。
如果國陣要在來屆大選取得輝煌的勝利,就必須記取“阿都拉的教訓”。
阿都拉在2003年10月31日接任時,便提倡清廉反貪,以及加強公共行政效率,但是4年後,選民發現一切沒有改變,甚至更加糟糕,這導致國陣失去三分之二議席及5州政權。
無為而治或對問題視而不見,是不對的管理方法;撥亂反正,才能讓國家步入正軌。
文章来源:星洲日報‧作者:林瑞源‧2011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