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1日星期一

21-11-11 小學生的“榮譽”

上星期,小六評估考試(UPSR)放榜,成績標青的學校沉浸在一片歡欣中,成續不理想的,則一片愁雲慘霧。不過,媒體上看到的一貫是喜多於憂,孩子難掩的神氣與父母驕傲的表情,讓人誤以為這是他們人生中最重要的事。

我看到小學生一臉榮耀,笑容燦爛,心想他們是否瞭解這生命中最早出現的幾個A對他們的意義?這一次全A的驕人成績,將對他們的人生有甚麼影響?

坦白說,以過來人的經驗,不管在這一次考試,你拿了多少個A,都對你未來的人生沒太大作用。以後不管是申請大學、步入社會找工作,大概都用不上小學考試的成績,沒有大學或公司在意你小學考多少個A?

那麼我們為甚麼要有這樣的考試?學校、老師或家長又為甚麼那麼緊張孩子考了多少個A?(甚至還有學校因擔心成績差的學生影響學校整體成績而禁止學生考試。)考取全科A的孩子又為甚麼需要受到特別的表揚?

我曾問已升中一的表弟,有甚麼人生夢想,他搖著頭一臉茫然。我相信,我們有許多忙著考試、忙著補習的孩子大概都從未想過(沒時間想)夢想是甚麼?

我想起了嚴長壽的著作《教育應該不一樣》中提到的台灣花蓮北昌小學推行的“麥哲倫計劃”。這個計劃以大航海家麥哲倫名字為名,主要是鼓勵小學生從小勇於作夢,並在老師、家長的協助下規劃探索計劃,然後在寒暑假實踐夢想。

推動這項計劃的北昌小學前校長唐有毅在構想這個計劃時說:“世界變化太快,我們沒有辦法保證孩子即便在學校都拿100分,畢業後的人生就一定一帆風順,但是我期許教會孩子們,勇於築夢,勇於實踐!”

“麥哲倫計劃”中的小朋友都有甚麼夢想呢?有個四年級的小男生的夢想是照顧患老人痴呆症的阿嬤1天;對昆蟲感趣的五年級男生決定研究之前不知道的寄生蜂;有個升上六年級的小女生愛吃波蘿麵包,決定展開波蘿大調查,走訪3家麵包店,調查麵包的種類、材料、銷售量;還有個小朋友對玉器有興趣,自己想辦法到了台北故宮,一睹歷代玉器雕紋。

也許,這些都不是傳統的醫生、律師等前/錢途無量的夢,但孩子在制定夢想、探索過程及實踐路上,卻能建立批判性與創造性的思考能力,並學習如何解決問題。這些都比考獲全科A,對未來人生幫助更大。

文章来源:星洲日報‧作者:蔡思潔‧2011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