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凱林是典型的空中飛人,雖然坐飛機的時間,不會比坐汽車多,但是,還是比蹲馬桶的時間長。
那天,他問一個問題:“你對加魯達的印象如何?”
我愣了一會,加魯達是那一位仁兄?多久沒見面了?
“我說的是印尼航空公司Garuda”,他提醒。
噢,加魯達航空。
很抱歉,這家航空公司似乎不怎麼起眼;唔,好多年前,還發生一宗空中謀殺案。一位印尼人權鬥士,在加魯達飛歐洲班機上,被印尼情報機關聯合飛機師,把他給毒死了。
這是我對加魯達留下的印象。
我據實告訴凱林。
他回答:“老兄,你有所不知,今天的加魯達,已經不是過去的加魯達。它經過整頓後,以新面貌出現,奐然一新;如果和馬航比較,它的飛機更新,服務更好,更加準時準點。”
只差沒說空姐更美麗體貼。
我有點不服氣。我向來支持馬航,感覺親切;雖然它有弱點,但說它不如加魯達,一時難以接受。
不過,後來想想,朋友的親身體驗,應該比我的印象和情感判斷,來得更為準確。
馬航如果不如加魯達,不是因為馬航退步,而是人家進步更快。
航空公司的水平,可以象徵一個國家的情況。印尼這幾年的發展很快,很多領域超越大馬;這如同加魯達的進步,可以趕上馬航的原地踏步。
談到馬航,它今年第一季營運虧損2億6千700萬令吉,令人嘆息。這次的差勁表現,不能歸咎於外圍因素;一些競爭者在同期可以有亮麗的表現。
亞航同期盈利1億7千萬令吉,相比之下,可以見到馬航的憔悴。
過去,馬航是老大,亞航是小弟;但是,今天的地位已經倒轉。
亞洲股價節節上升,如今市值是110億令吉;馬航股價往下滑,今天市值僅53億令吉。
過去的小弟,今天比昔日的老大,足足大了一倍。
如今,亞航和馬航換股,東尼以10%亞航股權,換了20.5%馬航股權。
東尼橫跨兩航,儼然已是航空大王,這要拜馬航之不濟所賜。
馬航包袱太重,營運方式和企業文化,比較保守;加上冗員和成本高居不下,難以高飛。
馬航接受換股,也是接受時不我予的現實。
換股之後,亞航從競爭者,化身為策略伙伴,讓馬航換取了生存空間。
而東尼一腳跨入馬航,也得到好處,從原本的經營廉航市場,擴大到國際航空市場。
當然,人們也期待,東尼那種化腐朽為神奇的本領,可以用在馬航,讓馬航再次起飛。
文章来源:星洲日報‧作者:鄭丁賢‧2011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