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日星期二

01-11-11 年輕人的西化價值觀?

某些人惶惶於時下年輕人的價值觀,尤其它據稱越來越「西化」的跡象--似乎問題已很「險惡」。然誠所謂見仁見智,我反倒覺得年輕人一貫「參差不齊」,西化的固然有,但「不夠西化」,乃至「反西化」的也比比皆是。另外,是哪方面西化了?西化儘是負面的嗎?而「負面」乃基於客觀的判准嗎?抑或僅是一些頭腦「醬化」者自身跟不上時代的錯覺和杞人之憂?

其實,相比於國家剛獨立不久,「英式」遺風尚縈繞之際,我國於諸多方面恐怕是愈發「背西化」,而非西化。如說承續自西方現代傳統的政治—文化世俗性,自70年代末以來一直被腐蝕,乃至連殖民統治之前,本土原有的世俗性、開放性和多元性也被大幅妥協。當官方於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包括教育、傳媒、學術、宗教、法律、行政等,積極主導或贊助某種非西方意識形態的權威化和壟斷化,社會整體上而言,實在不能說是很西化。

當然,官方歸官方,民間則是另一回事,所以即便官方不鼓勵,只要沒強力封堵、掃蕩(如朝鮮和改革開放之前的中國),人民自然仍可通過多種管道來與西方文化有所接觸。惟如此接觸,往往僅是表面和片面的多,而非足夠深刻、通透的。是以,個人或會通過流行文化或旅遊參訪來認知西方人情及社會風貌,通過出版物或互聯網來瞭解他們的思想觀念、價值信仰等,但如此認知和瞭解到底有多大的實質影響,恐怕難以樂觀。

更糟的是:民間可能只是很膚淺、短視、形式地西化,盡輾轉於一些誠屬枝枝葉葉的流行文化,或者技術性的應用知識;就算西方語言講得非常溜、字母鍵盤也敲得非常利落,但內涵貧血,根本琢磨不到西方文化的精髓,也看不到西方文明的宏觀態勢(如現代化和後現代化)。因此,某些人可能外表西化,其實內在還很傳統,如一些中老年輩;而一些年輕人則外表摩登,內在卻很空虛,因掌握不到西方精華,同時對傳統也沒繼承多少。

實際上,亦有些人是在搬西方元素來反現代文明,如宗教主義份子,即精於操弄一些西方論述,如多元主義、後殖民主義等來合理化、正當化其原教旨主義;某些更企圖借民主作為「跳板」來樹立神權統治或復辟君主特權!

質言之,看來我們更該勉勵年輕一代多發掘和發展重視個體之自由、平等、獨立的西方價值觀!

文章来源:东方日报 作者:鄭庭河 2011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