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這一代來說,南大不只是一所大學,它還凝聚了東南亞華人的期望與理想。”說這一句話的不是別人而是黃祖耀。他是大華銀行集團主席,也是當年南大理事會主席。他繼說:“南大所代表的自力更生和團結就是力量的精神,超越了社會階層和國界。”
南大就是這樣的一所大學,當年華社創辦南大的實質精神及其意義,不容後人任意扭曲或誤解。
自稱是找回華人身份的新加坡前內閣資政李光耀,由於無法理解華社創辦南大的緣由及對他們對南大的期望與理想,因此,在任期間,便一手終結了南大。
李光耀在其新著《我一生的挑戰――新加坡雙語之路》,公開了他當年關閉南大的過程。談到關閉南大,他指出,他無法眼睜睜看更多學生進入南大,畢業後又苦苦找不到工作,這對我們有限的資源是不可寬恕的浪費,政府不能坐視不理。
南大創立在新加坡,南大後來出現李光耀所言的困境,又是誰造成的?身為一國總理理應施救,不能坐視不理,然它並非只有關閉一途。
南大會落得關門大吉的命運,與李光耀一向推行的重英輕華的教育政策息息相關。同時,他對南大的認識有諸多盲點。
他說,南大的成立一開始就要注定失敗,因為它與歷史洪流背道而馳。他從地緣政治、經濟、社會、語文及教育等層面闡述南大的先天不足。非但如此,李光耀還認為:“南大作為一所把東南亞華校的精英集中起來培養的華族語文大學,一開始便招惹懷疑,讓新加坡無謂的背負‘第三中國’的包袱,進而為生存和建國的道路設置障礙。”
當年,華社創辦南大的緣由是十分單純的,基於海峽兩岸局勢經已改變,人們僅希望華校高中生有一個深造的機會,因此,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登高一呼,萬山響應,南大便由此而誕生。而且,當年南大的創辦,正是新加坡還處在殖民地時期,南大開幕之日,更得時任新加坡總督顧德親臨主持,南大第一屆待任校長林語堂,更是著名的反共人士,證諸上述史實,李光耀時至今日加在南大身上諸多標籤,有欠公平。
李光耀坦承本身在華文教育課題上犯過錯誤,而這個錯誤尚未完全糾正過來,他說:“如果我活得更久,我一定會把它改過來。”
對南大的誤判,以致後來關閉南大,是李光耀在華文教育課題上所犯的諸多錯誤之一。但願他在有生之年,能正視之,並加以糾正。
眼下最能令人心服的莫過以即刻落實黃祖耀的建議,考慮為南大復名,銜接過去與未來,將南大精神繼續發揚光大。
文章来源:星洲日報路‧作者:舒慶祥 2011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