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4日星期五

04-11-11 經濟發展與環保應相輔相成

數個世紀以來,東南亞人民視一年一度的雨季為一股可使萬物更新的力量。

的確,通過灌溉渠道和水壩控制水利向來是該區域低洼平原得以種植稻米的其中一個關鍵因素。湄南河、布蘭達斯河(Brantas)及湄公河之所以能孕育出稻米大國,很大程度上是基於可直接取用水源的優勢。

然而,過去數十年來,由於房屋建設、道路及工業園區發展的關係,農耕地都被鋪以混凝土,積水無處可流。我們對大自然的困境視若無睹,為了達到本身的目的不顧後果地改造自然景觀的說法不是沒有道理的。

同時,(加上全球氣候變暖使然)大自然已變得更反覆無常。雨水要麼排山倒海而來,要麼就不見蹤影,教人愈發難以預測有可能帶來的影響。每當雨季來臨時,我們不再像先輩那樣有十足的把握。

這場洪災對東南亞來說是一記警鐘。泰國在菲律賓和印尼(特別是爪哇島)發生類似的水災與天災不久後即遭大水肆虐,突顯出這些人口稠密、地勢低洼的沿岸地帶有多麼的脆弱。

當然,我們也不能忽略山坡遭過度砍伐或河流遭堆滿垃圾的問題。的確,雨水如今已成了毀滅與破壞的前兆。

在我們努力適應這些驚人的轉變之際,我們不得不問,東盟決策者是否把事情搞砸了?

多年來,東南亞各國視經濟和環境為“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習題:二者只能選其一。

我們埋怨西方國家偽善,告誡發展中國家注意永續發展,本身卻持續污染環境。

老實說,一開始我是抱持懷疑態度的人之一。整個主張環保的理念顯得空泛,有可能是內疚的中產階級自由主義者為了讓他們的良心好過點,最糟糕的還是讓發達國家和他們的企業機構得以有效破壞競爭,但這種手段略顯不太高明。經濟發展和消除貧窮問題似乎才是人們更迫切需要的。

儘管如此,人類對大自然形成的破壞迫使我重新思考我的觀點。的確,東南亞各國正經歷著一個類似的過程。

泰國人民不斷探討當前這齣悲劇的起因。肇因會不會是堅持要讓內地的水壩貯存雨水,縱使降雨量已出奇地高?又或是因為低地的過度開發或濫伐森林所致?抑或未能預料到降雨方式的突變?

無論原因何在,東南亞,實際上是全亞洲人類活動規模之大,已使得人們更難以招架住大自然災害的侵襲,這是無可否認的事實。

說到底,環境管理欠佳對經濟毫無建設可言。洪水對泰國造成的破壞有可能高達5千億泰銖(490億令吉),而該國今年的國內生產總值增幅有可能會削減超過3%。

同時,政治風險有可能隨著環境課題而升高。洪災使該國嚴重分歧的社會創傷進一步惡化。

水災、土崩、嚴重污染,甚至是旱災經已使平民百姓對於環境的開發日益慎重。這轉而推動了初生的“綠色運動”,同時,人們也試著找出悲劇發生的原因。

亞洲人民對綠色課題漠不關心的時代顯然已過去了。正如由學者轉型為維權政治家的菲律賓人瓦丹.貝洛(Walden Bello)於2007年寫道,認為“亞洲民眾是遲鈍的一群,往往對執政精英提出高增長、以出口為導向但危害環境的工業化模式全單照收。亞洲人民日漸清楚地認識到,這樣的模式損害了農業、擴大了收入不均現象,導致在亞洲金融危機發生後,貧困問題日益嚴重,到處都有環境遭破壞的痕跡”,那就錯了。

東南亞各國政府與私人領域必須意識到這一事實:經濟發展與環保並非勢不兩立,反之應該是相輔相成的。

我們不該等到像泰國洪災這樣的天災發生後,才來亡羊補牢。(譯:曾慧金)

文章来源:星洲日報‧作者:凱林拉斯蘭‧2011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