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4日星期四

24-11-11 父母子女相互為鑑

最近在讀著楊照的《我想遇見你的人生――給女兒愛的書寫》,裡頭有一篇談到“養兒防老”的文章,楊照稱對此說法有新的領悟,即是說除了體能上隨著年紀增長逐漸退化之外,基於外在環境因素不斷轉變,年齡漸長之際,關於品格與原則的堅持,也會隨著現實考量而出現鬆動。

面對這種“老化”現象,靠個人的信念與修養加以抗拒,恐怕力有不逮,在維持做人的正直,“老”人需要來自更年輕的生命的提醒和幫助。當大人步入“老”年,因現實而遭遇誘惑而動搖,小孩則成為大人,開始充滿熱情理想,年輕的心足以提醒“老人”千萬不要遺忘遺失了自我,做出讓自己和別人覺得遺憾的事。

楊照希望自己“能把小孩給教好,教他做個正直有道德原則的人”,到了某一天,則會換成子女來提醒自己。我從文章得到的啟示是父母子女相互為鑑,在人生的路上相互扶持成長。

所謂“言行身教”,當自己孩子言行舉止不對,一般人會覺得是父母沒有教好。我進一步想,這種“言行身教”的情況,極大情況下會“代代相傳”的,因此,倘若不及時在某個階段被糾正,其負面影響將會由家庭擴大成社會問題。

翻閱報章社會新聞版,兩則父親對待孩子的行為失當而遭遇法律制裁的新聞並排,是讓我有此番感悟的來源。

一個狠心的父親只是夫妻吵了架,為了讓妻子傷心,就把僅兩歲的女兒跨州丟棄。另一名甫與妻子離婚的按摩師,對兒子拳打腳踢,即使做祖母的為孫兒求情,也不得要領。這兩位狠父分別被控上了法庭。

長輩沒有做好身教,自然就會影響小輩對事情的判斷能力,從而產生錯誤的價值觀。在惡性循環下,每個世代都無法以正確的教養方式對待兒女,加上一些成人的劣行一再沒有被揭發及懲戒,惡性累積,勢必擴大至整個社會也因而陷入道德倫理觀念崩壞的局面。我不禁思疑,這究竟和那兩名父親的成長過程,是否有直接關係。

看到媒體充斥虐兒棄子等家庭悲劇,除了譴責為人父母者的劣行,我們亦要時刻自省,確保自己“得把下一代給教好”,當做正直高品格和良好心理素質的人。當某日自己行為有錯時,亦必能從孩子疑惑不安的眼神中驚覺和清醒,而不自我迷失徒留遺憾。

文章来源:星洲日報‧作者:張立德‧2011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