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3日星期六

23-10-10 敏感与方程式

某天突发奇想,就问外甥女,如果有一天她的友族同事在她面前说:“你们华人都很笨!”她会有甚么反应?

我的提问,换来了片刻的沉默。很多时候,发言的人都忘了聆听者的感受。

马华公会总会长蔡细歷“应低调討论社会契约”的一番话,让我想起了不久前的这段对谈。他是在被记者要求对首相在巫统大会面面俱到的讲词发表感想时,如此回应。首相指出,社会契约、土著特別地位,《联邦宪法》第153条文已明文规定,无需討论。

蔡细歷反而认为有些课题就算宪法已经阐明,也不应该完全否定探討的可能性,这种討论可以確保实行的过程顾及全民的利益。不过,由於这都是“敏感”课题,他主张闭门、低调討论。

在这个国家,任何被標榜上“敏感”二字的课题,都会让人小心翼翼。但甚么是敏感呢?立国53年,或许我们该开始学习的是,如何应对“敏感”这两个字,用甚么態度去探討及聆听。如果理性、就事论事而避开会伤害他人的偏激言论,任何方式的討论都可以成为有建设性的討论,也绝对可以反映社会真实和民心。

一套好的律法,绝不能一成不变,它必须顺应受之约束的社会发展,才能真正发挥法治精神的精髓。《联邦宪法》作为我国的最高法令,也须面对考验。宪法能否修改?翻查任何一个版本的宪法附录,就可以发现从立国以来,我们的宪法修改了不下10次。《联邦宪法》自身也列明修宪应该符合的程序。

只有不断的討论,才能反映民心,也只有不断的討论,经过合法程序的修宪,我们才能取得一套顺应时代的法律,一套真正公平的法律。不过,我们必须培养討论时应有的態度——理性、包容。

同一个大会上,马哈迪指出,治国方程式50年奏效,无需改变。这样的立场非常危险,时代不断变迁,科技的脚步从来没有停止,就连人们的思维也日新月异,坚持50年不变的治国方程式真的可行?

幸好说这话的人是年迈的前首相,而不是现任国家领导人。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陈莉珍‧2010.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