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9日星期五

29-10-10 不要让“印度热”热过头

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访问大马,马印私人界总共签署了多份瞭解备忘录,对外投资的利弊又成为这波“印度热”的焦头话题,甚至由於我国资金匯出后再匯回的比率偏低,引起业界人士的关切。

首先须指出的是,由於事涉一个小型经济体面对著全世界、乃至面对某一大型经济体的问题,相关的研判必须格外审慎。小型经济体的经济发展至相当程度之后,涌现大量对外投资乃是必然现象,但其后果则未有一成不变的经验教训。对此,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索罗(Robert Merton Solow)在《经济增长因素分析》(史清琪等译,商务印书馆)一书中,从英国瑞典经验谈对外投资的利弊得失,特別值得引为借镜。在19世纪后半叶,英国挟其首创工业革命的威力,数十年间都有大量的对外投资。而进入20世纪之后,英国经济则沦为二流国家,资金大量失血是其中原因之一。但是,近20年,瑞典的国內生產总值都约只佔全球的1%,而其对外投资金额则佔全球的3%至4%,瑞典经济却未因而受到伤害,依然能保持极其平稳的进展。这种两极化的经验,对目前我国的处境有特別重要的教训意义。

在英国呈现强力对外投资现象的期间,基於文化因素的考量,当时正在蓬勃开发的美国地区是英国人投资的乐园。而由於美国丰富的投资机会、广大的国內市场,以及政治文化因素的適应,对英国的投资者形成极大的吸引力;经过一段时日的发展大部份英商在美国的营业规模都大於其国內,不少企业因而落地生根,並反客为主。及二次大战后,英国反而不得不设法招徠美商对其投资,以改善其国际收支及提昇其生產力。换句话说,大型经济体始终有如海绵一般,其经济愈开放,外资愈呈进多於出的走向,只要它处在上升的阶段,有朝一日,就会转型为强有力的对外投资国。目前大马商家到印度投资就类同於当年英商到美国投资一样,是典型的小型经济体对大型经济体的投资;倘若有一朝一日水土能够適应,部份大马商家的落地生根是迟早之事。而在今日这种资金跨国移动迅速而便捷的情形下,大马商家如何把资金投入印度的方式,其实已是次要问题。

瑞典的经济规模约只及英国的五分之一,其对外投资是以少数科技產业为主轴,面向全世界推动;其国內製造业就业人口中,约有四分之一是为瑞典的跨国企业服务,从而其对外投资愈进展,也愈能带动其国內的就业机会。换言之,对外投资与国內经济发展是同步前进的,没有所谓本土產业空虚化的疑虑。瑞典的例子显示:要维持这种不惧对外投资开展业务的境界,不是依赖管制,也不依赖强制资金匯回;而繫於其拥有科技优势的產业领域不断有研发资金的投入,使其对外投资產业能够长年与国际水准同步进展,乃至领先其他国家。在全球自由贸易已开始运作的现况下,现实的这种对外投资模式的竞爭力,显然会有增无减。就以马航与印度TATA、BUDAYATAMA集团和印度PEN的合作而言,短期內仍需印方的技术支援,谈研发,谈与国水准同步进展,显然有一段很大的差距。

我国是小型经济体,且目前与瑞典相若,国內生產总值不及全球的1%,厂商对外投资是必然的趋势;而我国金融既已步向自由化、国际化,政府即使严格的管制,商人总是有把资金匯出的管道。不过,目前我国的对外投资处境似乎是:必须承担英国经验的缺点,却尚未培育瑞典经验的优点。简单地说,基於广大市场的吸引力,不少大马商家爭先恐后赴印度投资;可是在此投资活动扩散过程中,却不曾如瑞典般掌握一些关键性的產业与科技,维持我国製造业的竞爭能力,使对外投资同时为我国创造就业机会;而是有如百年前的英国一般,在对外投资扩大过程中,同时使製造业相对萎缩或成为夕阳行业。

不过,由於英国当年是全球最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在其製造业隱约陆续趋弱的过程中,依赖国际金融调度及收益,仍能使大英帝国的光圈持续一段漫长的时日。可是,我国並不拥有当年英国始终居於金融中心的优越地位,政府声称要经济转型,显然是有见於此;但是,在官僚习气的薰染下,经济转型能否成功未可乐观,而如英国模式逐渐沦为边陲的阴影正笼罩在马来半岛上空!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罗正文‧2010.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