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0日星期日

20-03-11 拐杖与自立

马哈迪日前表示,政府的经济政策还是无法达到效果,国内的马来族群仍然很需要政府的扶持,所以现在还不是时候停止对马来人的援助。马哈迪是我国在位最久的首相,任内他不遗余力推动国内的经济发展,确实提升了马来人在经济、教育的地位。然而,这些成果在马哈迪看来,只是局部的成功,因此,在他担任首相期间,他曾经痛斥马来人依然懒惰、爱依赖政府和走快捷方式。他甚至用“拐杖文化”来责备马来族群必须依赖政府给予的特别照顾,犹如需要拐杖才能站起来;他甚至为自己在位多年仍无法改变马来人的这种心态而掉泪。

应该扶助弱势族群

马哈迪恨铁不成钢的心理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扶助一个族群的政策行之多年,目前是否有修正的必要?因为国家的发展若能与一个族群经济力的壮大并行,这对国家与族群都是美事一桩。目前世界经济的发展不同于1970年代或1980年代,新近崛起的新兴经济体相当之多,这些新兴经济体都是我国未来发展的竞争对手。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模式,与上世纪中晚期比较,并没有太多突破性的变革。

马哈迪时代的“2020宏愿”与纳吉的“一个马来西亚”,为的都是凝聚国人的共识全力为国家的美好未来打拼,但是这些理想与口号的背后,缺乏的是一个健全的政策来配合。国内的非马来人都很乐意配合政府的扶助马来人政策,因为作为国内第一大族群的马来人,经济力量或地位的提升,对国家的稳定与发展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新经济政策在1970-1980年代,确实为我国的族群和谐与政治稳定作出了贡献。时至今日,经济的变化如此迅速,我国的重心应在扶助国内的弱势族群,让他们在高物价与高度竞争的年代,能够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笔者认为拐杖文化虽然有存在的必要,但是该政策已经到了调整的关键时刻。作为执政者,应该以国家未来的发展为重,调整政策不是在伤害马来族群,而是要壮大马来人的经济势力,也让非马来人的经济力量有更自由的发展空间,两者是可以并存的,而无须牺牲其中的一方。政府有必要让马来族群自立与壮大,让拐杖可以给全国的弱势阶层,他们是这个社会最低层的一群,这些人更需要政府的帮助,期盼政府能够将我国所有族群带向自立自强的道路。

文章来源:南洋商报 作者:利亮时 201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