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6日星期六

26-03-11 皈依的语源与涵义

双音词“皈依” 的正体是“归依”,它是梵语sarana的汉译。

汉语的“归”、“依”两字早在3500年前的殷商晚期就已存在,中国河南安阳小屯村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王其归”中的“归”字,是“返还,归来”之义。东汉学者许慎著的《说文解字》解释为:“归,女嫁也。从止,从妇省”。甲骨文“帚”即“妇”,妇女嫁到夫家就称为“归”,因为夫家是妇女的归宿。可见“返还,归来”不过是本义“女嫁”的引申义而已。“依”字《说文解字》解释为:“依,倚也。从人,衣声。”甲骨文“依”并非形声字,其字形从人在衣中,象人着衣之形,是个会意字,本义就是人穿着衣服。人凭借衣服可蔽体御寒,可见倚靠之“倚”也是引申义。东汉明帝以前,中国古籍里的“归”、“依”或者“归依”,与佛经教义没有任何关系,只能从汉语传统的意义去理解。

承载崭新佛教文化涵义

汉明帝之时,佛经传入中土,佛经汉译使汉语吸收了大量梵语外来词。出现在佛经中的“归依”,通常情况下不能再从汉语传统的意义去理解,因为它承载了崭新的佛教文化涵义。罗竹风主编的《汉语大词典》解释为:原指佛教的入教仪式。表示对佛、法(教义)、僧三者归顺依附,故也称三皈依。台湾慈怡法师主编的《佛光大辞典》对“归依”的解释是:指归敬依投于佛、法、僧三宝。“归依”之梵语含有救济、救护之义,即依三宝之功德威力,能加持,摄导归依者,使能止息无边之生死苦轮大怖畏,而得解脱一切之苦。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三十四载:“众人怖所逼,多依诸山、园苑及丛林,孤树制多等。此归依非胜,此归依非尊,不因此归依,能解脱众苦。诸有归依佛,及归依法僧,于四圣谛中,恒以慧观察。知苦知苦集,知永超众苦,知八支圣道,趣安隐涅槃。此归依最胜,此归依最尊,必因此归依,能解脱众苦。” 可知归依即由深切之信心,信佛、法、僧三宝确为真正之归依处,能因之而得种种功德。既知三宝有此等功德,乃立愿为一佛弟子,信受奉行,恳求三宝之威德加持摄受,将一己之身心归属于三宝,而不再属天魔外道。一般而言,归依是信仰,希愿领受外来之助力从他力而得救济。然以归依之至深意义而言,其最终仍是归向自己之自心、自性。即佛于涅槃会上所教诫弟子之“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 。

此乃明示弟子应依仗自力,依正法修学。盖自己有佛性,自己能成佛,故自己身心之当体,即为正法涅槃。

佛经中偶有与汉语传统意义相合者,如《法界次第初门》卷上之下载:“归”,反还之义,即反邪师而还事正师;“依”,凭依、依靠之义,即凭心之灵觉而得出离三涂及三界之生死。

“归依” 为梵语sarana汉译的正体,然则何以又作“皈依”?“皈”是“归”的俗体,至迟唐代就已在民间流行。

唐诗人李颀《宿莹公禅房闻梵》诗:“始觉浮生无住着,顿令心地欲皈依。”

据《康熙字典》所载,《宋史·宗室表》有人名曰“公皈”。但“皈” 并未被朝廷认可,宋代官方编纂的《广韵》、《集韵》都未收此字,连辽代释行均所编多收俗字的《龙龛手鉴》也未收。

明代梅膺祚的《字汇》、张自烈的《正字通》都没有收录此字,但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第五十二回却用了这个俗字:“前闻得观音尊者解脱汝身,皈依释教,保唐僧来此求经。”

清人仍沿用此字,如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伍秋月》:“生素不佞佛,至此皈依甚虔。”最早收录“皈”的是清代吴任臣的《字汇补》。《康熙字典》、《汉语大词典》据《字汇补》予以正式收录,“皈”这才获得官方承认的合法地位。

“皈依”在民间广泛运用及历史进程中,涵义逐步超越了佛经教义的范畴。《辞源》说:“后来道教醮章文字也沿用皈依。”《汉语大词典》所列“皈依”第一个义项说:“佛教语。后多指虔诚宗教组织。”第二个义项说:“谓身心归向,依托。”接着举了三个例子:

皈依广泛用于其他信仰

清钮绣《觚剩·圆圆》:“圆圆皈依上将,匹合大藩。”严复《有如三保》:“然则以孔子之道例今人,乃无一事是皈依孔子。”叶圣陶《倪焕之》二九:“这惟有皈依酒了。”

可见“皈依”并不局限于佛经教义,它已广泛运用于其他宗教的信仰,以及对其他人与物的归向依托。

还剩下最后一个问题,没有人对“皈”的造字理据做过解释。我这里提出一种可能,刘勰《文心雕龙·情辨》说:“贲象穷白,贵乎反本。”不知诸君有会于心否?

文章来源:南洋商报 作者:李国正 201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