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8日星期一

28-03-11 政府转型繫於官员素质

《2010年政府转型计划报告》日前公佈,儘管这些洋洋洒洒的施政成果並非社会大眾在短期內所能消化,但它毕竟反映了若干问题,也提出了若干值得思考的线索。

政府转型乃是要贯彻“小政府、大社会”的精神,而6大国家关键成效领域是推动政府转型的引擎。以自由放任为指导原则的“小政府”有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是正统经济学教科书內的基本主张,可追溯及230年前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然而,自由放任是否为经济发展的充份条件,与亚当斯密所处时代之英国社会实情有关;故而,是否有助於我国今后的经济发展,实需两相对照分析,才能研判以我国目前的处境,“小政府”该小至何种程度。

亚当斯密的小政府理论,是把政府支出限於国防、社会正义及公共工程支出,所附条件是这些支出的多寡得依环境改变而调整。这个小政府理论,有几项主要背景:一、二百余年前,英国文官制度尚未建立,官员、国会议员贪污风炽,政府对经济活动干涉愈多,民间有限资源的运用受到的束缚愈大。二、当时英国仍属农业经济,但私人界製造业已蓄势待发,有赖政府对外保障国家安全,对內维持社会秩序,才能激发民间的投资意愿。三、当时的道路、码头、桥樑、学校等公共工程规模不大,而且是单纯的公共財。

这些背景,不但与目前英国社会经济情景大不相同,与我国的处境也不能相提並论。第一,现代的產业体系相当复杂,必须有相当数量的专业文官研订、执行及监督各种游戏规则,特別在全球化时来临之际,跨越国境、自由交流所需的文官素质,尤为重要。我们不否认,极少数政府官员有利用职权牟利瀆职的行为,但研订、执行各种现代化所需法令规章,仍需相当数量奉公守法的公职人员才能有效推动。

其次,现代社会中公共財的定义,与私人財之间的关係愈来愈趋复杂。举例来说,高速公路与公共运输工具都是公共財,如政府把资源投用於兴建高速公路,私人车辆需求便会增加,有助於汽车业者及进口商,但如果政府把资源投用於建设公共运输工具,包括在巴生河流域重点兴建“巴士走廊”,以提昇电动火车、轻快铁及巴士衔接服务,则多数国民都能享受便捷的交通运输利益。这两种公共资源的运用方式,究竟那一种对经济发展有较大的贡献?再如,教育向来被视为是公共財之一,在如今的高科技时代,各种高科技產业必须获得充足的人力支援才能生存及成长,其成长利益归企业享有;然而,由纳税人负担的政府教育支出该达那一水平才算合理?目前仅有72%约70万儿童接受教育,政府应该资助更多低收入家庭的孩童,让学前教育更加普及化,最终让每个孩童都能接受基础教育。

第三,国营企业成效不彰,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其低效率妨碍经济成长,也加添了国民的负担;然而,私营化並不是唯一的对策。较令人担心的是,国营转私营的过程中,容易滋生贪瀆腐化现象,此次国际表现检討委员会建议的诸项肃贪措施,包括禁止发所谓“支持信”、政府工程竞標透明化,但肃贪成功与否真正的关键仍是人;只要用人唯才,且此人才以公益为重,肃贪或许不能一步到位,但绝不至於製造贪瀆灾难。

第四,近年来,由於各政党纷纷为选票而开出政治支票,以致多数民眾都认为增加社会福利是当然的趋向,政府转型推动的廉价屋配给制、低收入户津贴之类福利措施,而所有这些措施,都须以政府財源为其后盾。不过,制度是人为的,归根结底,仍是人的因素最为重要。此外,国际检委会还建设取消汽油津贴,並鼓励民眾使用公交,这些都是知易行难的措施,政府是否下定决心贯彻实施,就看主政者的智慧了。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社论‧2011.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