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亚內战,国际油价应声而起,突破100美元。
利比亚的油產量並不大,每日170万桶,还不到全球的2%。况且,其產量只是减少五分之一,就已经牵动石油神经线。
石油老大哥沙地阿拉伯已经保证,利比亚减少多少桶,沙地就增加多少桶,以稳定国际油价。
但是,效果不大,市场还是恐慌。
问题不在利比亚,而是中东阿拉伯国家,特別是沙地阿拉伯。
一旦从北非扩散到阿拉伯世界,就不只是茉莉花革命,而是一场世界经济危机。
沙地阿拉伯的油產量,佔世界10%以上;它的油存量,佔全球25%。
在油价主导世界经济的今天,沙地一咳嗽,全球要伤风;一旦沙地发生动乱,全球经济就不只是伤风,而是中风。
果真发生,专家估计,全球油价会飆涨到每桶200至300美元。
届时,世界经济將陷入混乱,石油带动的工业和民生,成本猛升,部份將停產或破產,通膨席捲全球,经济成长化为乌有。
世界人民將不是观赏茉莉开花,而是集体中花粉症。
沙地目前还相对稳定,没有发生暴动。但是,其南部接壤的也门,东部接壤的巴林,都已经风雨飘摇;而也门和巴林的动乱,是中东政治变化的指標。
沙地王室政权的结构,以及统治方式,基本上並没有脱离茉莉花开的模式。近代以来,沙地基本是由同一个家族统治,统治之久,超过任何其它国家。
沙乌(Saud)家族在200年前统一现今的沙地之后,建立王国,实行中央集权,代代相传。
这个家族和保守的瓦哈比教派(Wahabi)进行利益交换,教派接受沙乌家族的统治合法性,沙乌则协助贯彻瓦哈比教派的严厉戒律,控制人民的思想和生活。
在阿拉伯世界,沙地堪称极为封建保守,没有选举,也没有组党和言论自由,妇女地位也很低落。
虽然国家富裕,但是,財富集中在王室成员手中,垄断各种经济利益。石油经济也无法製造足够的就业率,以致失业率高达10%。
近年来,年老的阿卜杜拉国王开始有改革意愿,但是,阻力重重,改革踟躕不前。
茉莉花革命使统治者產生警觉,国王宣佈拨出360亿美元给人民,协助大家买房子和创业,用意是安抚民心。
然而,洒钱的手法,只有暂时作用,长期未必有效;加上国王体弱多病,权力转移可能引爆政爭,沙地不是没有隱忧。
只有进行结构性的改变,建立法治,注入民主,开放透明,沙地才有稳定的未来,世界也解除了一个火药库。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郑丁贤‧201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