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7日星期一

07-03-11 报考华文与传承文化

中学某一年参加了某华教团体举办的文学营,我忘了经过该营会,到底吸收了哪些文学养份,印象深刻的是瀰漫整个营会,大力呼吁的“传承中华文化”使命感。

最近適耕庄育群中学有学生不要报考华文,有人说,华人不学华文,不懂中文,往后我们就会一併失去华校、华人文化和文学、华人信仰及其他华人特徵。学习华文是传承华人语言及文化,华裔生应该以华教及华人文化千秋大业为重报考华文。

我因此开始思考,到底在具备华文资格下,如我般从事与人文相关工作者如何能够“传承中华文化”?

1930年代的美国总统小罗斯福政府,拿出了整体公共投资经费中的百分之七来资助文化工作者。必须注意的是,当时美国正面临经济大萧条。不过他们认为文化工作者如画家和作家也同样受到不景气影响,所以在擬定救经济、抗失业的政策时,也没有把这些文化工作者遗忘。

我最近读到台湾作家张铁志提到此事的一篇文章:“小罗斯福的新政中以‘联邦作家计划’对后世的影响最深远。计划在前4年支持了超过6千名作家、编辑,去编纂资料,进行口述歷史;特別重要的是他们书写每一州和主要公路的歷史、人文与地理,也包括旅游资讯,以让人们认识自己居住的土地与环境。”

这些资料被后世所应用,得以书写並创作出许多伟大的作品,培养了许多出色的作家。其他的计划如艺术、剧场、音乐,也为美国社会注入了更多的人文力量,改变了社会的面貌。

在我们的社会里,很多人都看轻文化的力量,文化、文学、艺术是有閒钱有閒时,附庸风雅之事,一个人搞文化、搞艺术搞到穷困潦倒是自己活该。正是我们欠缺对於文化的重视,整个社会就往功利主义倾斜,在做每一样事情时,总是以金钱和其他利益上的收获来衡量和评断。

有学生说,他们並非不热爱自己的母语,而是华文太难考,他们没有把握。为甚么非得考个A+不可?而某些华团给他们的回应就是去爭取更多人可以考到华文佳绩,两者其实都是功利主义。

我单纯的认为,华社必须给文化工作者多一些尊重,华团华基政党必须提供更多资源,资助田野调查、出版、艺术创作、电影和音乐,並结合力量爭取更多华人文化上的平等对待,在日常生活中落实更多文化实践,而不是单单用口號来鼓励考华文就可以完成“传承文化”的使命。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张立德‧201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