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2日星期三

22-12-10 大雪与问责

欧洲大雪,千里冰封。

大雪和冰封,造成交通大混乱;人们怨声四起。

但是,这是上帝的旨意……;噢,这不是我的意思,我只是想起多年前,南北大道椰壳洞附近发生土崩,某位部长说,这是上帝的旨意,即使是部长,又能做些甚么?

於是乎,部长有甚么责任?

苏格兰的一位部长,却不这么认为。

上星期,苏格兰突然降下罕见的大雪,造成交通大混乱,几条高速公路封闭;上千辆汽车陷在路上,许多人被迫在车內过夜。

幸亏,没有人冻死,也没有人饿死,更没有人撞死;不过,反对党把矛头指向交通部长,指他没有做好准备工作。

交通部长史蒂芬森没有逃避,宣佈辞职。

他致给首席部长的辞职信中说:“虽然我们已经做了许多防范措施,但是,我认为我做得不够好,以至一些公眾人士没有获得足够的讯息,遭遇了困难和担心害怕的情况。”

首席部长试图挽留他,说那是一场百年所未见的大雪,部长其实已经做了份內的工作。

不过,史蒂芬森还是坚持负责而辞职。

为甚么部长要辞职?

难道部长能够阻止下雪吗?难道部长可以防止土崩吗?难道部长可能阻止水灾吗?难道部长可以避免车祸吗?

不可能吧!

但是,这就是英式內阁的问责制。一个政府部门里,如果出现任何的缺失,就要有人负责。

当然,问题有大有小,如果是小问题,就追究到小主管头上。

但是,如果是大问题,或是一再发生的问题,就要由部门的最高负责人来承担了。

而这个部门的最高负责人,譬如说部长,不能说他不知情,也不能推给属下;身为部会领导人,他接受政治任命,得负起政治责任;他拥有最高权力,就要负起最大责任。

问责制的设计,其实很巧妙,具有多层作用。

它一方面是保护人民,避免人们因为错误政策,无能施政而遭到性命和財產的损失;另一方面,它也保护政府,避免政府被某个部会或主管所拖累,以至流失选票,导致政府垮台。

更重要的是,它形成一种强大压力,让部会从上到下,打起精神,小心奕奕,全力以赴的“做好这份工”;否则,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大家一鑊熟。

实行问责制,比甚么KPI都有效多了。

大马政治制度的设计,虽然沿袭英国,然而,制度是相同的,落实是可以选择的,精神更是完全不同的。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郑丁贤‧201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