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5日星期六

25-12-10 失根的第三代

吉隆坡开埠功臣甲必丹叶亚来的第四代家道中落的新闻,引发了“富不过三代”的话题。其实,像叶亚来这样的华裔先驱人物,全国各地都有,寻访这些先贤的子孙,你会发现更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近年来,新山华社吹起了一股搜集华社歷史资料的风气,在几个乡团如潮州八邑会馆、客家公会和海南会馆的支持下,南方学院中文系主任安焕然曾带领学生展开了一次又一次的歷史田野调查;一些业余歷史工作者如吴华和舒庆祥等人,也纷纷投入书写华社歷史的工作,以弥补官方歷史书写方面的空白。

书写华裔先贤的歷史,要有新的內容、新的视角和新的观点。要做到这一点,就不能满足在既有的文字资料,而须走出象牙塔,寻访那些华裔先贤的后代,从他们的口中,获取第一手的资料。

但据从事这项难巨工作的朋友反映,我国华族先贤的后裔有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就是,他们当中,很多都是受纯英文教育的,有的中文字一个不识,別说是自己的中文名字写不出来,就连自己的中文名叫甚么,也都依依呀呀的说不出来;当然,华语更是一句话也不会说,甚至连自己的方言都忘了,与人交流,就只能用英语、英文而已。

我不是说不懂中文就一定忘本,像新山开埠功臣之一黄亚福的外曾孙女,便以英文书写了《黄亚福传》一书,並由他人翻译为中文,为后代留下了宝贵的歷史篇章;但不能否认的是,很多华裔先贤后代因为自小就受英文教育,而无法很好地与族人及亲友交流和沟通,以致和华人社会完全脱了节,沦为失根的一代。

我们可以谅解,不识中文也不会讲华语,並不是这些华裔先贤后代的错,而是由於在英殖民时代,他们的祖先因为事业上需要经常和官员接触,深諳英文的重要性,而把自己的子孙都送入英校接受教育,所造成的结果。

今天,这类华裔先贤的后代既无法融入华人社会,也无法成为非华社的一份子,他们自己也深感无奈,感嘆自己成了这个社会的“双边缘人”,他们有的甚至因此而移民国外,令今天的华社歷史工作者寻访无门;一些仍留在国內的,不管是家道中落,还是仍然家財万贯的,则大多数对祖辈的光辉事跡一问三不知,甚至一无所知。

“富不过三代”,原因可能很多,並不一定可耻;“失根的第三代”,忘了我是谁,才是真正的悲哀!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林明华‧2010.12.29